兵随将转。往往一个单位领导的作风,就是这个单位的作风。从部队来看,一支军队如果有几个甚至多个窝囊的“熊”兵,不是问题,不会影响这支部队的整体战斗力;但一支军队中,无论兵有多勇猛,如果“将”很“熊”,那这支军队整体的战斗力和士气都会大受影响。作为“将”,一定要有带动部属和影响全军的魅力。
有关这方面,毛泽东的教导是很多的,他说:“干部要处处以身作则,作战士的表率。这是做好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①建设新型革命军队的首要原则,是向官兵注入革命的思想。要做到这一点,同样需要领导者和政治工作人员的模范表率作用。如果只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式的空洞宣传,要别人冲锋陷阵,自己却躲在后面,必然被士兵讥讽为“卖狗皮膏药”,即使言词再动人,这样的政治工作也会无济于事。
毛泽东上井冈山之初,工农革命军上山后正逢深秋季节,干部战士都身着单衣,为解决棉衣缺乏的困难,毛泽东率部下山打游击。由于地形和敌情不明,部队到了遂川大汾镇后就突遭地方反动武装的袭击,部队被打散,跟着毛泽东跑出来的只有三十多人,士气可想而知。当时,毛泽东果断地站了出来,挥手招呼官兵:“现在来站队!我站第一名,请曾连长喊口令!”情绪低落的战士们一下子振作起来,重新鼓起劲头儿,被打散的队伍也重新聚拢,继续投入战斗。
战场上官兵的行为常常是非理性的,最怕的是对指挥员失去信心:仗这么打行吗?咱们换个打法吧?一旦产生这种想法,要打赢可就难了。因此,士兵们需要有关统帅和英雄的神话作为精神支撑。有关指挥员个人的神奇传说,常常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
刘伯承元帅在二野部队中,就具有这样的精神魅力。据许多老同志回忆,二野历史上打过许多硬仗、恶仗,打到了白热化程度,敌我双方都拼了老本,杀得难解难分,部队伤亡很大,已经达到极限。
有的指挥员初次遇到这种局面,有点沉不住气了,开始向上级请求支援。但只要上级领导说一句“师长来了”,下面的话就不必说了,双方会不约而同地放下电话。往下传达时,也只说一句话“师长来了”,各级指挥员二话不说,马上率领部队更加勇猛地投入战斗。在二野,一句“师长来了”,是比什么都管用的战斗动员。用老同志的话说就是:“将军的力量,不在于他的权力,而在于信仰。”“当刘司令员与我们在一起时,就有恃无恐,同一个人,力量就增大了三倍。”许多战役就是这样打胜的。
指挥员敢于亮剑,带出的必然是嗷嗷叫的部队。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也是桀骜不驯、敢打必胜的典型。他原来是主力团的团长,因战场抗命被撤职查办,后被委派到刚刚打了败仗的独立团当团长。李云龙到独立团后,部队的作风立刻有了很大改观,敢于亮剑,敢于刺刀见红,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继续冲锋。有心的管理者看看这些电视剧,定能从中琢磨出一些培养作风的“道道”来。
军队培养优良作风的上述经验,对企业管理者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有直接参考价值。仔细分析近些年一些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得较好的单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领导身先士卒,为员工做出了好的榜样。
《华为真相》一书就记录了不少这类小故事。如某办事处主任去机场接客户的汽车坏在路上,办事处主任二话不说,挽起裤脚,跳下冰水就去推车;搞开发的工程师们每人准备一张行军床,经常连续加班一个月不出机房,被称为“垫子文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