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33岁》壹(1)

中国33岁 作者:陈新


几乎与所有同处胶东海滨的城市一样,烟台城市,也是贴照曲折委婉的滩岸线自然展开。这就使得城市的道路,缺乏正向布局,而显得扭曲零乱。这一座发端肇始于19世纪列强压迫时期的海港城市,虽然本地人自述其有600年的历史,但在14世纪、15世纪的明朝,行政地位不过尔尔的登州府,治所还在今天距离烟台数十公里外的蓬莱 一个如今以“海市蜃楼”自然奇观闻名的旅游地。在大航海之风还未吹进东亚时,明朝象征性地在蓬莱供养了一支小小的水军,做“拱卫京畿”之用。那时的烟台,还是其国防体制下的千户所。

不过,因了晚清《天津条约》的开埠,贸易与商业,一时在19世纪60年代的烟台迅即铺开。至少有三四十年,由渔市聚落,发展到城市,烟台发达的规模与声名,都远超今日同在山东辖境的“小老弟”青岛。彼时后者,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村。在那个贸易通商相当仰赖航海的年代,烟台有位处渤海湾锁匙的优势地位,亦同时奠定“以港立市”的发展信条。

也因此,烟台日后,就总是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眼光,左右来回,投向跨渤海另一头的大连,及处在胶东半岛南端的青岛。而与后者的比较,则更是本地有识之士的常做功课。

《烟台日报》的庞见波说:烟台可以跟大连、青岛相提并论,因为这个地方物产非常丰富。有个说法,就是距离现在30年前,大连人还坐着船,来烟台买火烧(一种和新疆的馕类似的食物。在中国北方,人们不习惯吃米饭,而更钟情于面食),再背回去。那个年代,东北食物极度匮乏。改革开放之前,烟台凭着物产丰富,基本上两句话可以概括:下海打鱼,上岸种田。

烟台开埠的时间,我没记错的话,是比青岛早30年。1861年,《天津条约》那一批。这个地方,当时选择开埠的时候,英国有个上校,领着人来勘探。结果发现蓬莱(指登州府)的港口环境,不如烟台,所以就修改到这。其实当时不叫烟台,即使叫烟台也可能是一个小渔村地名什么的。所以烟台城市的血统,也属于殖民地系,跟青岛一样。青岛退回100年,当时的德国地理学家(或指李希霍芬?),提出个理论谈到青岛及近侧的胶州湾,对控制中国华东腹地的作用与影响,德国人根据这套理论划出了青岛。但是开放烟台,其实是有点随机的行为。

我们说这个地方在30年前,名声很大,但是衰弱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原因就是经济发展。烟台一贯以青岛、大连为竞争目标。反过来大连、青岛的发展,对烟台也起了牵制的作用。

庞见波并不是本地人。饶有意味的,他恰恰出生自形格面貌与烟台有得一拼的青岛。因为第二天他要去外地出差,所以我们的见面是见缝插针临时安排的。不过,看起来他对烟台城市的解读,及与其他“对手”城市的比较,已经花费了太久时间。从见面落座,话匣子一开,他就直奔主题而来

这个城市开埠以后,因为它处在南货北货南北调运必须要落脚的这么个位置,所以头几十年非常火,当时有“码头城市”之称。但是因为码头水不够深,港口的比较,烟台不如青岛。青岛是天然深水良港,烟台不是。烟台虽然也是良港,但不是深水港。在这里超过5万吨的船,进来就需要提前卸货。这个成本很大。当时德国人修胶济铁路的时候,有个报纸叫《山东时报》,登了这条新闻。烟台的商人看到就很惶恐,就意识到烟台的黄金时代要结束了。铁路一开,船运的优势就没有了。从青岛到中原腹地,比从烟台走要近1/4的路程。烟台这里铁路修得很晚,在1956年才修的蓝(村)烟(台)线,而且还是条单轨线。我想这是导致烟台比青岛落后不少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庞的这个见识,在本地不是孤立无援的。另一位叫赵先超的官员,对铁路因素给予烟、青两地发展速度此消彼长的影响,差不多有同样的心证

烟台这个城市,从地理位置上讲,它位于胶东半岛东北,跟大连相对。南有青岛,北有大连,还跟日韩相望。从大格局上来讲,它的交通是方便的,有铁路、公路、水路。但是从通用的角度来说,却是比较闭塞,完全一个末端型。我第一次来这个城市,就感觉很怪,铁路到这里断了。别的城市的铁路都是联通的,到这边铁路就断了。烟台开埠几十年之后起来一个城市:青岛。青岛为什么能快速发展起来?我个人认为,就是德国为它早修了一条胶济铁路。这条铁路一通,一下改变了青岛的分量,放大了其能量。在胶济线起来之前,烟台在整个胶东半岛沿海城市是一个核心,所有的货物都从这里走,由它去辐射。但是有了胶济铁路,货来到烟台这里,上岸后的运输一下子缓慢下来了,造成物流不畅。而青岛是马上走铁路,一直往西走。实际上青岛的发展,也主要靠它的港口。有段时间,烟台人口比青岛还多。但就因为这个,烟台慢慢地落下来了。在一段时间以后就比较落寞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