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写议论文的方式,论点论据都摆清楚了。综上所述,我们盗墓F4——秦爷、二平、刘琨、我——能够顺利到达这天井之中,可以说靠的完全就是“运气”,而且属于第二种。
当我们四个惊魂未定地躲在天井之中的时候,心中充满感动,实在是有无数的获奖感言想要发表。可是,西汉的刘向大哥曾在他的《战国策》里教育过我们“行百里者半九十”,而革命先驱中山先生也曾把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两位老大的话时刻萦绕在我们耳边,提醒我们,尽管逃进了天井,可我们仍然未脱险境!
对于目前处境,大家是有清醒认识的。这兰陵王墓绝对属于深埋大藏,想要挖盗洞出去,除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充沛的体力作保证外,还需要很好的挖盗洞的技巧。我们三个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完全是空白,幸好秦爷的加入填补了这方面的技术缺陷。至于力气吗,二平有的是,秦爷别看文诌诌的,但常年干这种艰苦野外作业,应该也差不了,刘琨虽然百无一用,但好在个子大,力气是有一把的。至于我嘛,这方面就差点了,看来也就是个打小工的角色。好在这天井修建得比较宽敞,是在墓道顶端和上面的墓土之间留出了一个不小的空间。我们四个蜷在里面,虽有些窘迫,但还算不上很挤。
秦爷从身后抽出了工兵铲,对我们几个说道:“理论上来说,距离地面最近的路线应该是垂直挖上去。但这样一来,容易导致塌方,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后果难以挽回。所以,我们要沿着一个角度,斜着往上挖才比较安全。虽然这方面我不是太在行,但这是‘倒斗’的基本功,我也有一些基本了解。对打盗洞来说,手法很关键,就算你能辨准方向,但下铲后的方向可能会和你判断的方向有偏差,这些微小的偏差积累多了,就会严重偏离原来的方向,这在挖盗洞的时候是致命的。因为人的体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一旦出现严重的方向偏离,想改回来都没有这个力气了。你们三个都没干过这个活儿,手底下都没把握,所以挖盗洞的工作主要由我来完成。二平兄,你负责监督我们的方向,有所偏离一定要校正过来。至于李兄和刘兄,你们辛苦一下,负责运土,诸位对在下的安排有何看法?” 我们都心知肚明,挖盗洞的工作是最累的。秦爷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慈悲心把最辛苦的工作揽了过去,我们深受感动,还能有什么意见。我、刘琨、二平,都用坚定的眼神看着秦爷,表达着我们必胜的信心。秦爷点头道:“既然如此,大伙先把这四粒丹药吃了,防住‘阴霜’,也有暖身提神的功效。”
我们接过丹药,各自服下。秦爷看众人都准备就绪,于是挥铲,开始挖上面的墓土。
反打盗洞
盗洞的挖掘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不知道是我们几个真的有盗墓天分,还是运气好,大家配合得出奇的默契。秦爷运铲如飞,二平正确导航,我和刘琨一丝不苟地打下手。即使这样,还是经过了好长好长时间的不停滞的辛勤施工。可干着干着,秦爷突然停了下来。
我们好奇地看着秦爷,都闹不清楚大家正干劲十足的时候为什么突然停工了。只见秦爷擦了一下额头的汗珠,说道:“各位,从这里的土层分析,我们已经接近地面。所以,从现在起,各位一定要注意,尽量不发出声音。因为墓的上面就是村子,我们很难把握出口到底在什么位置。如果我们出去后发现是在别人的屋子里,这事可就闹大了,所以,我们千万要谨慎,切莫发出大的声响。”秦爷的经验和心思真是让人佩服。这些问题看似细枝末节,但往往能影响大局。我们只顾逃命,这种问题完全没想到,可秦爷在这种困局之中仍然能够把握全局,不能不让人心生敬佩。
经秦爷这么一提醒,我们知道胜利就要到来,现在正是黎明前的黑暗。我们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动作,不敢发出大的动静,秦爷下铲也尽量放轻。就这样,又挖了一段时间,秦爷转过头,微笑着对我们说:“马上就要到地面了,大家注意!”
这句话就像冲锋号。我们在这憋屈的盗洞里呆得简直快疯掉了,如果再不让我们出去,估计在这里面的人自杀的心都有了。而且,透支的体力也无法再支持我们从事这么高强度的劳动了。从天井到现在这位置,我们挖的土要按立方计算的话,应该是个比较惊人的数字,如果再出不去的话,累也要累死在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