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人潜规则之四:可以打杂,但要看是为谁(5)

十八法则 作者:张振刚


而目前的雇员们也都很现实,背地谈起来,多半都是赤裸裸的金钱话题。随便一算,就能得出被老板剥削走了多少"剩余价值",摆在眼前一看简直骇人听闻。于是便常有同事离职。

而在这种领域中出走的人,多少总有些携带技术叛逃的嫌疑,遂导致老板越发用一种审贼似的目光盯着这帮下属,想想真没意思。

让小褚打不起精神的更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工作看起来也没什么远大的发展空间。基层企业里的所谓技术工作,其实也就是些糊弄外行的东西,放在真正专业的领域里,实在谈不到有什么价值,那么自己也就跟个技术工人差不多了?

照这么一想,在技术水准和挣钱吃饭方面,自己岂不等于什么都没赚到?

评析:

小褚的烦恼里,有这样三件事值得探讨,一是如何看待所谓的剥削,二是如何看待做普通的技术工作,三是如何在疲惫的日常工作中提升自己。

关于剥削的话题肯定太大,且历来都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拿来作为分析对象,似乎还有替"剥削阶级"辩护的嫌疑。所以我们在这里,只是谈点生活中的一般道理。

用最简单的话说,无论做老板还是员工,大家都有各自的难处。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家最好能各自确认不同的角色定位,总体上才好达到动态的稳定。而最无意义的心态则是--对自己做的事不喜欢,别人的事又干不来,尽管干不来却又不平衡,最终便成了既看不起自己又看不起别人。

可能会有人讲:为了社会稳定,就一定要让他剥削我吗?

听上去是挺气人的。不过事情要这么看,世上有一条永恒的真理是:利益与风险成正比。在普遍意义上,老板的风险比员工要大得多。你丢一份工作,损失的只是几个月工资;他丢一个企业,损失的可能是半生积累。只是由于老板们在人数上绝对属于少数,他们的抱怨声很难被公众们听到罢了。

当然,你见到的老板形象,可能是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所以你看他成天无非只是动动口,钱就上门来了,哪有什么风险。但那其实也就意味着,他是在收获自己当初的投资回报。你如果有一定社会阅历的话,应该能透过他今日的成功表象,看到他背后一路山高水远的仆仆风尘。

如果你实在还是想不太通,那也没办法。对此最有说服力的答案是:将来你自己也当个老板试试,到那会儿你就能明白其中的滋味了。

再谈关于做普通技术工作的话题。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对技术工人价值的认识,按说已不必再需要刻意强调了。不过在小褚这种受过大学教育的脑袋瓜里,暂时还很难把自己的本科文凭与技术工人划等号,也可以理解。那么,就不妨换个叫法,不把自己当成技术工人,而是专业技术人员,如此是否就该心气平和一些了呢?

一个人是否适合做某项技术工作,不该单以自己的兴趣程度来做定论。比较现实的衡量标准是:你做这项工作,如果比做别的工作更容易获得安身立命的回报,那么你就该算是适合这项工作。否则,你倒是乐意成天踢球唱歌,但会有人随时为你买单吗?

至于提升自己的问题,鉴于工作性质的不同,以及个人气质的差异,靠一项工作能把自己提升到什么样子,自然不好说。但有一定是可以确定的,就是隔行不隔理,能工巧匠通常都可以触类旁通。成为通才的前提,往往需要先成为某个门类中的专才。

这倒值得小褚好好琢磨一下:自己在眼下的这种专业领域里,可以有什么样的发展轨迹呢?譬如,先技术人员,再部门主管,再分管副总,乃至独立创业(中间当然包括种种对人际关系、市场规律、管理技能……的摸索),难道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吗?

不妨来点想入非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