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20世纪90年代格林斯潘采取所谓的先发性反通胀措施的真实意图。美元霸权使美国可以通过印刷美元来反通胀,从而导致美国资产增值的债务泡沫。这些数据证明了美国就像罗马帝国:进口商品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就像战利品不断流入罗马帝国一样。这就是格林斯潘所谓的美国“金融霸权”。
联邦基金利率(FFR)从2004年中期的1%上升到2005年5月3日的3%,也就是在25个基点上提高了8倍。如果同样的“标准步伐”继续下去,联邦基金率到2005年底将升至425%。不论美联储如何花言巧语,美元利率的提高都更多地是为了防止外国中央银行出售美国国库券等以美元标价的资产,而不是为了反通胀。在债务驱动的经济体中,高利率造成了自身的通货膨胀。提高利率以制止通胀就像小狗在转着圈追自己的尾巴,利率提高,通胀也会提高,从而又需要更高的利率。利率政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资金远离债务泡沫,但也可以使债务清偿额高不可及而刺破债务泡沫。
为了消除这种负面影响,美联储增加了货币发行量,为短期利率的提高创造了一个具有充足流动性的非自然环境,导致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之间利率差距的缩小,这是经济萧条的最主要的征兆。增加货币发行量的问题就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称的流动性陷阱,也就是说,即便接近零利率也要绝对优先考虑流动性问题。凯恩斯认为,在经济衰退中,不论是流动性陷阱,还是利率变动无法引起投资反应,都可以造成货币扩张失效。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再宽松的信贷政策也无济于事(pushing on a credit string),因为丰富的资金不能找到信誉良好的自愿借贷人。大量的新的贬值资金趋于流向抹平以从前的高利率计算现有债务。当由于流动性过大,长期利率保持稳定时,短期利率以一定的速度提高,不会消除流动性陷阱。
如同其证券市场所见证的,美国的债务泡沫显然有很大问题。2005年5月是2002年10月以来高产证券发行最缓慢的月份,一共只发行了14支证券,总值29亿美元。4月底,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的债务降到垃圾债券等级搅浑了证券市场。2005年3月到5月,高产债券或垃圾债券的交易量与2004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5%,而与前三个月相比,也下降了45%。2005年3月到5月,垃圾债券交易额为176亿美元,而2004年同期是395亿美元,2004年12月到2005年2月为360亿美元。2005年3月到5月,投资级债券交易量为407笔,而2004年同期为522笔——下降了22%。2005年3月到5月,约1539亿美元的高级债券得到认购,而2004年同期为1665亿美元——下降了7%。
50美元1桶的石油,连同尤其是在房地产业的天文数字的资产价格增值,给了债务泡沫更多的清偿时间。但这游戏不可能一直玩下去,结果很可能以新的贸易战造成贸易量缩减而告终。美国贸易逆差减少的代价就是引爆可能使世界经济陷入新的衰退的美国债务泡沫。考虑到这种情况,美国没有任何选择,只有在现有情况许可的条件下,一直驾驶着贸易逆差的列车,如此做的时间也许不会太久,尤其是保护主义已开始聚集力量。
在过去十年里,转向离岸外包生产一直是美国“新经济”的生产率繁荣的源泉。除去从其他国家进口的生产率所做贡献,美国的生产率增长并不大。美国政府公开的生产率指标数据表明,自1974年以来,美国生产率增长了近70%,但如果除去进口效应,很多部门生产率的实际增长仅在0~10%之间。较低的生产率价值与蓝领工人和白领中产阶级的现实生活水平是一致的,他们是以本国升值的市场价值中得到的资金进行消费的。世界贸易已成为一个根据有效劳动力、工资、利率、汇率、物价、储蓄率、生产能力、流动性条件和债务水平的差异进行跨国界套利的网络。在某些领域,美国正成为一个不发达经济体。
布什政府继续安慰美国民众,美国的经济形势是健康的,而事实上美国已将其整个的经济部门,如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拱手交给外国生产商,与之同时还在廉价甩卖部分经济而为日渐增长、源源不断的贸易逆差融资。通常情况下,当政策制定者从自以为是走向狂妄自大时,灾难也就离得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