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球化:光明与诅咒的五音节单词(8)

小世界(全球整合重塑中国商业模式) 作者:周国辉


抨击全球化的人士开始将其比做一场豪赌,强者不惜重金,弱者血本无归。人们将经济全球化看做是这场混乱的根本原因。

曾是业界时髦词的“全球化”,很快变成一句诅咒,成为一切罪恶的渊薮,全球化开始代表跨国公司的剥削、自然资源的破坏、海豚和海龟在全球性捕捞网中遭到的屠戮、地球的污染、发展中国家文化与传统的毁灭、饮食习惯的“麦当劳化”,以及强国通过世界贸易组织践踏弱国的主权。

世界经济的日趋融合,即便类似俄罗斯这样的一隅之地发生变故,都有可能激发全球性震荡。安南将全球化的世界比做一艘小船。“在这艘船上,(我们无法)漠视同行乘客都很有可能受伤。”印度大报《印度教徒报》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危机四伏的全球化》;一份加拿大报纸的社论写道:“全球化似乎已将我们咬入它的尖牙利齿。”

“必须将全球化进程视为一个民主化进程……(否则)边缘化人群将成为全球化的威胁。”辛哈警告说,对于遭这一进程遗弃的人而言,“‘全球化’仍将是一个由13个字母组成的脏字。”“全球化似乎已将我们咬入它的尖牙利齿。”

低工资、高带宽

季风和三桅帆船曾使欧洲商人将大量的印度织物运向市场,而现在取而代之则是光纤电缆这一“电子高速公路”,运送的产品也已迥然不同,如语音、文本、数据、脑波等。

正如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所解释的,微软视窗、网景网页浏览器等通用软件视平台的出现,个人数码助理、网络电话等新技术的发明,美国网络泡沫的破裂,这一系列因素机缘凑巧,使数据传输量在突然之间剧增,为印度外包业兴起创造了条件。在其后的十年里,通用电气等几十家公司涌入印度,利用这一新发现的资源。到2006年,美欧公司的24小时业务已吸收50多万印度人,从事各种客户服务和办公后勤工作。

左派知识分子很快谴责说,呼叫中心的工人是“全球化时代的网上苦力”,但印度人迫不及待地抓紧“电子超级公路”带到门口的良机。拥有高速网络连接、国民教育的其他国家与之类似,从爱尔兰到立陶宛,从塞内加尔到菲律宾,大学毕业的工人能够不出国门便为外国公司工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