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独身也可以得到性体验

中国这边,美国那边 作者:方大为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在美国,独身的生活状态现在获得了社会的重新认识。以前,传统的生活价值观认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成家、生孩子。在上世纪40年代、50年代,美国人很年轻就会结婚。女孩在21岁,男孩在23岁时就结婚了。到了70年代,结婚的平均年龄晚到了24岁和25岁。现在,过了30岁结婚也是很正常的。现在的普遍想法是,早晚会结婚的,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过程。少数人的想法是不一定结婚啊!这反映了美国最近几十年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前,美国的家庭模式是女孩出嫁后变成家庭主妇。但是,在美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力量急剧增长以后,她们认为不一定要结婚,不必为了经济原因而结婚。这种看法导致一种可能情况,那就是:如果不是为了经济原因和创造传统家庭,则可以一个人过日子。在以前,这种生活方式会受到批评。但是现在,美国的社会已经成熟到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虽然一个人独身的生活方式并不普遍,但是社会给予它的压力变小了。但是,美国人最根本的看法是:到了一定程度都要结婚,创造一个传统家庭。美国人骨子里的追求就是这样的。  

袁岳(Victor Yuan):  

中国的单身和独身现象都在增加。开始,这与行政系统推行的晚婚晚育政策有关。后来,出现了自愿晚婚和独身群体。最重要的独身群体是高级白领,特别是女性。在结婚选择上,有个“ABC男女”的说法。男性喜欢选择低一档的女性,女性则选择高自己一档的。结果A男选B女,B男选C女。最后,A女和C男都成了问题。独身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它是一种过渡状态。许多人都是单身,但单身说起来像是找不着情侣,显得不好。独身是一种等待的过程,是一个体面的社会说辞。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有些人发现独身有相对更多的好处,如比较自由等。对于婚姻以外的性,以前问题很大,现在婚姻和性有一定程度的分离,即使独身也可以得到性体验。社会对独身的容忍成为了可能。有些独身群体用现实证明了自己活得更好。有些独身的人看到那些结婚、离婚、离过两次婚的人,都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出现了单身女子俱乐部、“北大荒俱乐部”――北京大龄荒废女青年俱乐部,意思是找不到满意的男士做伴侣,于是一直荒废着自己。这表明个人的选择增加了,社会的容忍空间增加了。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身的方式反映出他们对婚姻的疑惑和失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