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高中和大学都很重视慈善活动

中国这边,美国那边 作者:方大为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美国的慈善活动对社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许多美国人都参与这种工作。每年美国人民花2 500亿美元用于慈善活动。有好几千万人每个星期、每个月都会参加这种工作。这种工作范围很广泛。比如,可以当家教,帮助贫困孩子做功课,或者如果贫困的孩子没有父亲或哥哥,那么也可以带他玩,当他的哥哥或姐姐。对于老年人,他们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一个人在家住,可以把午饭或晚饭送到他家里。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被打的妻子离开家,没有地方可去,有些组织就帮助这些女性找到稳定的住处。有人会帮助这样的妻子联系工作、找律师等等。  

在美国,从事慈善工作的人有很多种。有些是普通人,比如,我天天上班,周末时,我把自己的时间献给这种机构。有些教会也安排一些这样的活动,帮助无家可归者。美国前总统卡特创办了一个机构,名叫Habitat for Humanity(慈善住处)。他经常到外面去,动手做工建房子,给买不起房子的人住。美国的高中和大学都很重视慈善活动,希望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条件差一些的人做服务工作。我在乔治城大学的时候,也就是1986年~1990年,参加了好几个这样的项目。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一个是特区学校项目(D·C?·Schools' Project),负责帮助刚移民来美国的学生,对于不会讲英语的人,帮他们尽量听懂课,直到他们适应。另一个是For the Love of Children,也就是“对儿童奉献爱心”项目,这是针对十几岁的学生的。他们是普通学校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可能是因为家庭环境不好,或者自己本身有问题。他们会去一所特殊的学校――由慈善机构赞助的。我就去那所特殊的学校帮他们学习数学和语文等课,帮助他们学得更好。多半大学生至少有过一个学期或一年的这种经历。在美国,任何一个中产阶级孩子成长时,如果需要,都会拥有他所需要的东西。但不是每一个美国人都会这样。如果有人没有这样的条件,那么其他人有义务帮助他们生活得更好。  

袁岳(Victor Yuan):  

慈善在中国是一种新的东西。一半普通人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些,另一些认为这是富人才应该做的事情,也还有一些人认为是政府该做的。实际上,目前做慈善工作的主要是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少数富人和国际非政府组织。从人员数量、项目和范围上看,他们的影响都是很有限的,这对解决问题施加的影响是非常小的。  

目前的慈善和公益工作已经小有影响力的是在环保方面,如自然之友和地球村等组织。在弱势群体帮助方面,有艾滋病人关怀、家庭暴力中的妇女关怀和流浪儿关怀。社区关怀和公共卫生方面的慈善公益工作也有了一些进展。  

从总体来说,中国的慈善事业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对于本地的企业来说,它们介入慈善事业的积极性还不大,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是自身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制度的支持也不够,比如,通常的公益免税就没有能够有效地实施。最近一次在北京举行的关于跨国公司参与慈善事业的研讨会中,一些国际大型公司,如可口可乐和惠普等都宣示慈善事业是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他们要把公司建设成“企业公民”,但中国企业还很少有这种意识。就我个人参与的慈善工作来说。我最近个人捐出了未来5年个人收入的一半,用于帮助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其他方面,如农村环保、艾滋病人关怀和社区发展等项目,我也参与了一些。比如,我们正在负责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方面的红丝带网站,还有建立监控农村农药滥用的“自然村计划”。我们进行这些慈善工作的方式是与其他社会组织合作,无偿投入、支持慈善。  

从总体上讲,慈善事业在中国刚刚起步。许多人还没有这个意识。值得强调的是,慈善通常与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密切相关。但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中国NGO的发展空间还很不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