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红白杜鹃

樱雪鸿泥 作者:张石


 

我在读到这段史实时,不由得有些惊讶,惊讶的是当时的谭嗣同和梁启超对日本历史如此耳熟能详,而且还作为典故来引用。

月照(1817-1858)是日本幕末京都清水寺的住持,对"黑船袭来(美国船袭来,强迫日本开国)"和幕府的软弱非常愤慨,于是积极投入"尊皇倒幕"运动。在共同的"尊皇倒幕"运动中,他和萨摩藩士西乡隆盛相识,同仇敌忾进行倒幕运动,因此受到幕府的追捕。他们逃出京都,来到长州,但当时长州已在幕府手中,他们又去萨摩岛津去找理解他们的鹿儿岛藩主岛津齐彬以求庇护,但岛津齐彬已死,两人无路可走,在御津浦试图投水自杀,月照溺死,西乡被救。

谭嗣同引用月照和西乡的例子对梁启超说:必须有人活下来去工作,也必须有人去死,死易生难,我做容易的事去死,你选择难事,继续活下去,去辅佐陛下(光绪帝)。

如果是如此的生死选择之事,在笔者看来,引用春秋时"搜孤救孤"之典更为恰当,春秋时晋国权臣屠岸贾残杀赵盾全家,并搜捕孤儿赵武,赵家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定计救出赵武,程婴假称自己的孩子是赵武,交给公孙杵臼,并告发之,因此程婴之子与公孙杵臼被杀,赵武得救,并由程婴抚养成人,后报了家仇。在程婴和公孙杵臼定计之时,公孙杵臼说了和谭嗣同几乎相同的话:必须有人活下来,也必须有人去死,死易生难,我做容易的事去死,你选择难事,继续活下去。作为清代高官,谭嗣同应深谙中国文化典故,谈起生死选择,死易生难之事,他不能不想到程婴和公孙杵臼,而他偏偏引用月照和西乡之典,大致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戊戌变法是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楷模,"尊皇倒幕"的斗士自然成为变法志士的楷模;二是变法志士对日本文化历史心仪甚久,以至"耳熟能详",超过了中国的古典。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日本几乎成了中国改良变法派和革命派的大本营,君主立宪派办《新民丛报》,革命派办《民报》,探索中国之出路同时也相互论战,那时有一万多名中国留学生奔赴日本寻求中国之新生,东京成了革命的基地,铜扣立领的日本的学生服成了中国人的"革命服",也就是后来的"中山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