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不是因为他们想听自己发出的那些噪音,他们都是有计划的。下面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一点。
美华有一个4岁的儿子,叫乔乔。她发现自己在和乔乔的斗争中很难取胜,大多数时候只能任其妄为。有一天,乔乔的姥姥正好来家里做客,整整一天,这两个大人想尽了一切办法去满足、迁就、取悦乔乔。
姥姥才刚来了一会儿,乔乔就已经哭闹得不依不饶了。首先他对早餐很不满意,因为他最爱吃的那种麦片粥吃完了,而且他完全不想去尝试其他品种。姥姥站出来去解决这个问题,她急匆匆地跑到商店买了麦片回来,又急匆匆地做成麦片粥给乔乔吃。才吃了几口,乔乔又放下勺子哭闹,因为姥姥买的也不是他想要的。
姥姥和妈妈又为他准备了面包和鸡蛋,他还是不满意,他统统不想要。妈妈和姥姥认为,乔乔一定是哪不舒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他的情绪为什么这么坏。
去幼儿园的时间到了,乔乔哭着不想去,姥姥猜他是想跟自己一起待在家里……所以他真的就被留在家里了。
在这一天剩下来的时间里,两个女人都在试着哄乔乔高兴,但是她们的努力完全白费了——即使是去商场给乔
伊买了他很久前就想要的玩具,或者在他最喜欢的快餐店吃饭——都没能让他停止哭闹和哼哼唧唧。但是,因为他一直没有大发脾气,妈妈和姥姥还觉得“今天真是不错的一天呢”!
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妈妈相信:乔乔的要求是合理的。孩子需要吃早餐,一个好的妈妈就应该提供早餐;如果孩子只想吃那一种麦片粥,一个好的妈妈就该给他准备那一种麦片粥。你得一个接一个地应付着。
妈妈并没有注意到,她和孩子相处时,她变得紧张兮兮的,并且几乎把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妈妈更没有注意到,自己正在教孩子学会苛刻、挑剔,并且无视别人的感受。
妈妈认为,是因为她煮的麦片不合乔乔的口味,所以乔乔才哭闹。但是对于乔乔,麦片只是一个工具,他可以通过它来获得关注,并强化他那种错误的归属感。当姥姥跑去商店为他买了别的品种的麦片时,他更感到自己很重要了。
早餐、幼儿园、玩具是一个舞台,乔乔可以在上面尽情表演,让大人把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想要控制大人,这才是隐藏在孩子哭闹背后的真正目的。他们哭闹,不是因为坏,而是因为哭闹能让他们觉得有控制权,并且能达到目的。
妈妈和姥姥没能教会乔乔,要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要懂得为别人着想,孩子必须具备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在与家人的相处中学会如何付出和如何获得。
孩子并不知道,换位思考与相互配合能给予他们的是更加融洽的关系,也能带给他们更多的满足感和归属感。那些纵容孩子哭闹的家长事实上正在蒙蔽孩子,让孩子丧失了在家里找到自己位置的机会,所以我们才说,原来是父母在“鼓励”孩子哭闹!
像乔乔这样的孩子还没有机会认识到,其实世界上还有别的方法——为家庭做贡献,能让他觉得自己在家里很重要,因为他一生下来就被娇生惯养着。很多父母都会犯同一个错误,他们认为用不着期望孩子对家庭有所贡献。“孩子还太小而不能帮忙,还不能替爸爸妈妈着想”,这样的想法绝对有百害而无一利。
每个孩子都要为维护家庭日常运转而出力——那些统统由父母来承担的家务(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倒垃圾等),可以分给孩子一些,哪怕是给最小的孩子。
当我们阻止孩子帮我们倒垃圾,或者帮我们洗盘子时,我们是在否定孩子为家庭做贡献的努力。还有更糟糕的,我们是在制造这样一种局面,“鼓励”孩子设法用哭闹来获得关注和控制他人。
处于防守方的父母确实很不容易了,他们每天都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挫败感和工作压力回到家里,哪还有什么好心情,更别提微笑着、充满耐心地去鼓励孩子为家庭做事了。对他们来说,做晚饭时把孩子放在电视机前更方便一些。然而,他们疲惫或泄气的状态,不仅妨碍了他们教育孩子,而且正在制造更麻烦的问题。
一个小孩不可能完美地完成任务,但父母放手让他去做,远比剥夺他尝试的机会要好得多。父母做事时把孩子撇到一边,这样孩子肯定无法拥有为别人着想的能力和合作意识。父母的目标应该是让每个孩子都坚信:“这个家离了我就不行!”
我们认为,如果大人能以鼓励孩子做出贡献的方式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味告诉孩子“你们太小,什么都不会,只会帮倒忙”,那么像哭闹这类不当的行为就会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