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业务员到总裁(5)

营销女皇董明珠 作者:张廷伟


事实上,董明珠在安徽的旗开得胜,也跟格力空调质量在这一年脱胎换骨的变化有关。

1992秋天,朱江洪看到安徽的销售额为1600万,而富裕得多的江苏却只有300万,于是亲赴华东考察。

朱江洪先到了安徽,很快发现董明珠是个“好苗子”――和大多数业务员不考虑公司利益,只拨自己的小算盘不同,董明珠不仅有责任心和义务感,更难得的是还很有思想和悟性。

在从合肥赶赴南京的车上,路短话长,董明珠详细向朱江洪介绍了自己的营销感悟。她说,真正好的营销政策,不仅是把货卖出去、把钱赚回来,还要在厂家和商家之间,形成稳固、诚信的合作关系,共同为社会和消费者创造价值;只有多赢,生意才能做长久,如果不懂得保障他人的利益,最后必然是自己的利益也会失去。

这一席话说到了朱江洪的心里。当时,朱江洪雄心勃勃想成就一番事业,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营销短板变得越来越明显。从这时起,他便格外看重肯吃苦、愿卖力的董明珠,一次次给她机会,而董明珠则每次都用超过期望的业绩,回报这位厚道仁慈的领导的赏识。

不知不觉车到了南京,这里六朝古都,繁华如旧。可格力在中国最富饶的市场上的遭遇让人非常难堪:新品牌“格力”已经启用了一个夏天,江苏市场上却依然摆着“格力”牌产品,在强势品牌春兰、华宝的市场攻势下,毫无还手之力。

朱江洪干脆把江苏市场也交到了董明珠手里,希望她能在这个最火爆的空调市场上为格力打开局面。1993年,董明珠把格力在江苏的销售额翻了10倍,卖了3650万元。加上安徽市场,董明珠一个人销售额5000万,占了整个公司的1/6!

1994年,格力在江苏销售额又增长到1?6亿元,与春兰、华宝并列三强,董明珠一个人占了总销售额的20%。

就在格力电器蒸蒸日上,开始跻身国内一线品牌的时候,在附近一家刚成立的空调企业高薪诱惑下,格力电器的销售副总,带着8名销售人员和2名财务人员,突然集体辞职。

消息传来,朱江洪一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并没有刻意挽留,他知道,有能力的人固然难得,但只有那些在心智上相互理解、欣赏和支持,并能用责任心和使命感时刻抵御诱惑侵袭的人,才能成为相互扶助的事业伙伴。

一个人一辈子哪怕只能遇到一个这样的伙伴,也该是多么大的幸运呵!

对朱江洪来说,这个人就是董明珠。

1994年10月,董明珠结束了3年的业务员生涯,回到珠海格力电器总部,上任经营部副部长。从此,一个企业甚至整个行业,都将因她而改变。

董明珠被重用,还有一个更显著的原因。格力电器是家国有控股的企业,关系网和利益网盘根错节,加之当时管理制度不到位,体制弊端日渐显现,随时都可能让众人数年打拼出来的大好局面丧失殆尽。

朱江洪对此心知肚明,可又无可奈何。他宽厚仁慈,是出了名的好心肠,当时作为经理,他“一不抓钱,二不抓人”,对这些事他不感兴趣,统统交给副总管,自己一心一意研制新产品开发。

于是,扭转管理积弊的重任,又寄托在了能干又“狠得下心”的董明珠身上。

出任主管营销工作的经营部长,是朱江洪对董明珠的许诺。但这项任命在公司高层遇到了强大的阻力,一些人只同意让董明珠当副部长。他们的如意算盘是,董明珠做业务员每年销售提成高达几百万,现在到总部满打满算只能挣几万元,再给她这么一个“小鞋”,她必然赌气不干。

可董明珠对这个“小官”不仅不抱怨,反而干得有滋有味。她工作玩命到每天只睡5小时,就是说梦话的时候,说的也全是格力。一有什么想法,她半夜也会跳起来,拿起本子记下来,甚至还给同事打电话一起讨论,许多被广为称道的营销绝招就是这么诞生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