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世界中的交换并不总是等价的,而更多的反而是“不等价交换”。
在读大学的时候,我们三个同学去校门口的水果摊买同样的苹果,一个同学买的是3元一斤,另一个同学买的是28元一斤,我买的是26元一斤。当天我一回到教室就去问教我们《政治经济学》的老师:今天我们三个同学在同一个水果摊买同样的苹果,哪个同学的算是等价交换呢?如果我买的苹果是“等价交换”,那其他两位同学买的难道就是“不等价交换”吗?问得老师哑口无言。
后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直到五年前看了茅于轼教授的书才豁然开朗。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交换都是“不等价”的。
那“不等价”为什么人们还要交换呢?是因为“不等价”的自由交换能产生新的财富。
我在前文中给“财富”下了一个定义:财富是能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某些欲望,并能用货币计量的产品和服务(部分精神财富不在此内)。所以说,财富是以人为中心的,跟人没有关系的不是财富;跟人有关系但不能满足人类欲望的也不是财富;能满足人的欲望但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也不是财富。同样的物质,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能满足不同人不同欲望的时候,就代表不同的财富。比如,一个西瓜在农民的地里,只卖1元/个,在超市卖1元/斤;而在五星级酒店,却可以卖1元/小块。同样的西瓜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是因为西瓜在五星级酒店满足人的欲望多,而在西瓜地里满足人的欲望少,所以在五星级酒店卖掉一个西瓜的钱有时可以去农民的地里买100个西瓜。
自由交换虽然不是等价的,但每次自由交换一定可以产生新的财富。比方说,你花100元钱到超市选购一件商品,你一定是为了某种需要,而不是为了做慈善。因为你走路去超市要费力,开车去要费油,打车去要费钱,你为什么会花100多元的代价去买100元的商品呢?是因为这些商品在你心目中的价值是远远超过100元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自己去生产这些商品,那么也许你花1 000元成本也生产不出来。另外,这件商品对于卖者来说,它的成本肯定是少于100元的;否则,他为什么要按100元的价格卖给你呢?超市的场地费谁付?员工的工资何来?超市愿意把这么好的东西卖给你的理由是它比你有优势,你花100元买的东西它花50元的成本就可以得到,当然也有可能它的成本是60元、70元或80元,总之,它一定是在100元以下可以得到(少数亏本处理的商品例外),于是新财富就产生了。
交换的意义就在于能产生新的财富,也只有能产生新财富的交换才是有价值的交换。另外,你在去超市购买商品时,只有你自由选择的才是物有所值的,而其他任何你没选中的商品,对于你来说都是不值那么多钱的。比方说“步步高超市”今天把所有的商品打八折卖给你(前提是只准你自己消费不准你就地销售),你是绝对不要的,因为那些商品对于你来说根本就不值那么多钱,只有你真的选中了的商品对于你来说才是值那么多钱的。
要解释交换双方都能得利,只有在交换能创造出新财富的前提下才有可能。
不等价的自由交换一定会产生新财富还可以用以下的例子来证明。比方说湖南盛产橘子,而河北盛产苹果。我现在有1 000个橘子,你有1 000个苹果,我因为吃厌了橘子现在想吃苹果,而你正好吃厌了苹果想吃橘子,所以我用1个橘子和你交换1个苹果。
大家可能认为这种交换是不产生新财富的,因为交换之后橘子和苹果的总数还是各1 000个。而实际上,这种自由交换却产生了新的财富。因为通过交换后,虽然我的1 000个橘子变成了999个橘子和1个苹果,而你的1 000个苹果变成了999个苹果和一个橘子;但这时,我手中的那个苹果的价值是大于一个橘子的,也就是说,如果另一个人再用1个橘子来交换我那个苹果,我是坚决不同意的。因为我好不容易才用1个吃厌了的橘子换回来1个我喜欢吃的苹果,你现在又用1个橘子来把我的苹果换回去,我怎么会同意呢?除非你用2个或更多的橘子来换我这个苹果。也就是说,通过自由交换,我的那个苹果的价值对于我来说已经等于或大于2个橘子的价值了。用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证明:你手中那个橘子的价值也是大于2个苹果的。也就是说,我俩的1 000个橘子和1 000个苹果通过自由交换后,已经变成等于或大于1 001个橘子和1 001个苹果的总价值了。
但如果不是自由交换而是有人强迫我们,那么就完全有可能减少财富。因为我虽然不喜欢吃橘子了,但我还勉强可以吃;如果我这个人天生就是不吃苹果的,那么强迫交换的结果就可想而知。
自由交换使各方都能利用对方的长处,避免自己的短处,因此双方同时都能得利。当交换成为一种制度,也就是市场经济制度被建立起来之后,一切生产的优势都被越来越充分地利用起来了。
所有的“交换”虽然都是不等价的,但自由交换中还是有相等的东西的,那就是交换双方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选择应该是自由的。如果有人利用特权参与交换,那就很难实现双赢了;如果不能实现双赢,那么社会产生的新财富就会非常有限。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近200多年生产的新财富比人类过去5 000年生产的总财富还要多得多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