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分为三个层面,即“清毒、和调、养正”,简称“清调补”。《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意思是说,有病干预,无病强身,达到将疾病扼杀于摇篮中,不病而治,不治而愈的目的,也是“清调补”五行养生观的价值所在。
【清=清毒】
《黄帝内经》将风、寒、暑、湿、火、热、痰等归结为“邪毒”,这些“邪毒”聚集在人体内,阻塞经络正常运行,如同有车在高速公路上抛锚一般,导致血管堵塞、体液变酸、细胞缺氧,并最终引起五脏功能紊乱,阴阳失调。疾病自然会找上门来。西医认为,人体内基础物质的新陈代谢,会产生大量废物,导致体内毒素的堆积,也会产生上述后果。除了体内的“毒”之外,体外也有“毒”,它们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空气污染、化工污染、辐射污染等各种污染以及精神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等各种个人问题,都会加速体内毒素的堆积。
毒
这时,我们就要注意“清毒”,即及时排泄体内垃圾,疏通经络。说到排泄的通道和方式,大多数人会想到大小便、月经等,认为只要排泄通畅,体内毒素便会顺利排除。实际上,汗液、眼泪、鼻涕等也是人体排毒的重要渠道。也就是说,我们要注意全方位排毒,只有这样,才能让血液和经络快速、及时的疏通。举个例子来说,人体的发热或发烧,会使生物能量由内而外释放,打开人体紧闭的毛孔,从而将风寒排出体外。中医所说的“解表”,即“解开体表”,排除毒素就是这个意思。
概而言之,“清”的目的是要将体内毒素排除,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
【调=和调】
疾病经过治疗,虽然排除了原有的毒素,但会产生新的毒素的堆积,犹如消防队灭火之后,现场一片狼藉。这就是医疗的副作用,如果医疗手段不合理,甚至会导致复发症和并发症。因此,“清毒”之后,一定要进行调节,即要“和调”。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曾经说过,“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意思是说,大多数疾病要想彻底治愈,需要多方法、多步骤地进行调节,最终达到人体内五脏六腑等功能上的和调、人体内的“正气”与外界的“邪气”的和调等。
“和调”并不仅仅包括免疫系统的再生,还包括人体内五大系统的均衡、免疫力的增强以及体液环境的改变等。因此,“调”的目的是对五脏六腑等进行调节,达到“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的效果。
【补=养正】
中医认为,女人的根本是“血”,男人的根本是“精”,而“血”与“精”的根本都是“气”。血的消耗导致血虚,精气不足导致肾虚,气的亏损导致气虚。这些虚症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父母的先天之精不足,也有个人的后天物质补充不足,还有纵欲过度、起居劳顿、久病损耗等,不一而足。防止虚症发生,经常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防不胜防。这时,除了“清”与“调”之外,就要进行“补”。
所谓“补”,就是要补血、补精、补气等,使人体的先天精气与后天的水谷精微之气得到充分的结合与补充,唤醒人体的固有免疫系统,增强人体的防御能力,达到补虚养正、补益扶正的根本目的。
由此来看,“补”的原则是“虚则补之、损则益之”,最终目的是达到“养正”的效果。
总而言之,“清调补”是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先要疏通经络,排除毒素,然
后调和气血,修复脏腑,最后进补身体,恢复精气,濡养元气。这样的养生方式和方法,是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
水
肾
相相 生 生
金肺相克肝木
相
相
生
生
土
脾心火
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