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交友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便是交谈,而第一句话往往是关键,因为第一句话的精粗优劣,很容易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首因效应:人会把对事物产生的第一印象深刻地记忆下来,这一印象会在长期内影响人对这件事物的主观判断,并很难改变。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第一句话可以给人希望,可以让人活跃,可以让人失望,还可以让人失去进一步交流的机会……有时,一部小说有趣的开篇,会让人觉得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一段乏味的开场白,会让人觉得这是一场无聊的演讲。当与他人见面时,一句不礼貌的招呼,会让人觉得这是个粗俗无礼的人。
小敏是一家公司的业务经理,有一次去哈尔滨出差,跟合作公司的客户谈笔生意。小敏很不习惯哈尔滨严寒的天气,一下火车就对来接待她的客户抱怨:“天哪,这种鬼天气,不知道哈尔滨人都是怎么生存的。”对方是地道的哈尔滨人,一听这话,本来很好的心情立刻差了一大截,但是又不好反驳,只好客气地附和着一起说天气恶劣的情况。
其实,在接下来,小敏在业务方面的介绍是相当不错的,把公司的优势、项目的前景描述得非常透彻。但是对方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最终放弃了和小敏公司的合作。
小敏的错误在于第一句话没说好。她低估了第一句话在对方心理产生的影响,她对别人说“你的家乡是鬼天气”,伤害了别人的故乡情结。虽然两家公司的合作与这是两码事,但是小敏给人留下了没有礼貌的第一印象,对方会怀疑,派一个没有素质员工来谈判的公司,能有多好的品质?
美国的伦纳得·朱尼博士说:“沟通的‘点’,就在于他们相互接触的第一个五分钟。”一部好的电影,要求从第一个镜头起,就要抓住观众的心。片中一个饱满的人物,要求从第一句话就能体现其性格特征。
《红楼梦》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贾府大红人王熙凤,就是心理学的高手。她深知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在林妹妹进府的第一天,她就用一串爽朗的笑声和一句“好个标志的人儿,今儿我可算是见着了”的恭维,让林妹妹红了脸,并留下“热情、泼辣、贴心”的好印象。
说好第一句话,能使别人对你产生兴趣和好感,要想做到这一点,简单的
在心理学上,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会影响以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具体是指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仪表、服装、体态、谈吐、表情、礼节等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
方式有赞美、悬念、幽默等。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赞美。心理学大师卡耐基说:“每个人心里,都会觉得自己身上有某种特质是比他人优秀的。每个人都有被赞美和尊重的欲望。”他讲过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一个故事。
他试图与身边的陌生人交谈,他选择了每天来送报纸的推销员。这位推销员平时总是安安静静的,最多和客户打个招呼就走了。有一天,卡耐基在他送报的时候说:“先生,我发现你的头发真漂亮。”推销员先是一愣,转而脸上出现愉快的表情,说:“谢谢,先生。”他走的时候,还回头对卡耐基说:“其实,很多人都说我的头发漂亮呢。”
其次是悬念。侦探小说里最爱用的手法:“史上最神秘的密室杀人案件,窗户和门都是完全封闭的,难道这是一起灵异事件吗?”这种说法能充分调动读者的胃口,令其欲罢不能。
如果你正在忙着工作,不想被人打扰。然而有个朋友对你说:“下午出来好吗?跟你说点事。”你可能会委婉拒绝说:“下次吧。”但是如果他换一种方式说:“有件事,我想了好久要不要告诉你。算了,还是不告诉你为好,你也别问了。”你肯定会好奇心大起,转而求别人告诉你,就算别人抱着一副“打死也不说”的态度,你也会在“把他打死”以前把话逼出来。其实这正好上了别人的当,他的本意就是想要你听他说话。
最后就是幽默。心理学上说“幽默和自我解嘲是最高层次的智慧”。比如,一位知名的老学者到大学里去演讲,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在座有比我年纪大的还没毕业的同学吗?”这引起台下大笑,然后在整个演讲过程中,气氛都非常融洽。
说话做事小锦囊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不仅注意外表、服饰的第一印象,还会注意你第一句话怎么说。第一句话说好了,你的好印象就留在对方的心中了。
(1)主动问候
在刚与人结识的时候,你要用尊敬的语气主动问候对方。这样对方就会觉得你很真诚、很热情,就会很快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使彼此之间在心理上更近一步。
(2)第一句话要引起对方的共鸣
在说第一句话的时候,你最好能引起对方的共鸣,让对方在情感上接近你。你所说的话能让对方听进去、听得懂,否则,就有可能“满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