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通过行为和语言来改善情绪(1)

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 作者:唐晓龙


记住实用心理学顶尖大师威廉·詹姆斯的解释:“如果你不开心,那么,能变得开心的唯一办法是开心地坐直身体,并装作很开心的样子说话及?动。”

我们可以通过行为来改善情绪。一位女士就通过行为改善情绪的方式,使自己在工作中获得了快乐。她说道:我的办公室里有4位速记员,每个人都被分派处理某些特定稿件。有时候,我们会被那堆信件搞得头昏脑涨。一天,某部门的助理坚持要我把一封长信重新打出来,我不愿意。我告诉他,信根本不用重打,只要把错别字改正过来就可以。他却说,如果我不打,他照样可以找到人去做!我真气坏了,但不得不重新打字,因为我想到有一个人会趁机取代这个工作,而且公司是付了钱要我工作的。于是我觉得好受些,只好假装自己喜欢这份工作——虽然只是假装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我真的就多少有点喜欢它了。后来,我发现自己真的喜欢上了这份工作,一旦喜欢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这种新的工作态度,使大家认为我是个好职员。后来,某部门主管需要一名私人秘书,就选上了我——因为他说,我总是高高兴兴地去做额外的工作!这种行为的改变所产生的力量,对我的职场前途影响很大。

当你被负面情绪困扰,神经紧绷,你虽然不能立即改变情绪,但是你可以做到改变行动。当我们改变行动时,就能自觉改变情绪。

记住实用心理学顶尖大师威廉·詹姆斯的解释:“如果你不开心,那么,能变得开心的唯一办法是开心地坐直身体,并装作很开心的样子说话及行动。”

这简单的小方法真有效吗?你自己去试试看吧!先在你的脸上堆起一个大大的真诚的微笑,放松肩膀,深吸一口气,再唱首歌。如果不会唱,就吹口哨,不会吹口哨的,就哼唱。很快地,你就会明白威廉·詹姆斯的意思——如果你的行为散发的是快乐,就不可能在心理上保持忧郁。体会了其中的真谛你的人生将会充满快乐。

我们还可以通过语言来改善情绪。

交谈时,我们可以从“身处其中的我”与“旁观的我”的角度来描述自己。通常母亲向孩子讲述自己的感觉时,不会说“我生气了”,而是说“妈妈生气了”,不会说“我很伤心”,而是说“妈妈很伤心”。在这种情况下,母亲使用的是“第三人称”,她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对孩子讲述了自己的感受,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描述自己,这样的表述很客观,更容易让孩子了解她的心情和感受。

“我在愤怒面前不能自已了!”有一个女人这样描述自己的情绪。在这种场景中有两个我,一个身临其境怒火中烧的我,一个旁观的我。

“旁观的我”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观察自己,评判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他与自己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距离,是以一种鸟瞰的方式来打量自己。与“身处其中的我”保持一定的距离,能够更清楚地了解那个潜在的我,了解自己真实的情绪。

就激励自我而言,心理上的积极暗示是非常重要的,“旁观的我”更有利于改善情绪,它能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