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张慰慈及其《市政制度》(3)

胡适和他的朋友们(增补本) 作者:智效民


查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出版的《国民政府职官年表》,张慰慈是在1933年12月2日担任铁道部参事的。估计上述“财政部秘书、沪宁沪杭甬铁路管理局运输课副课长、北宁铁路管理局总务处长”,都是在此之前的职务。另外,在1933年3月底,汪精卫曾托张慰慈给胡适带信、请胡适出任教育部长(《胡适来信书信选》中册,第208页,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3版)。当时汪以行政院长身份兼任铁道部长,并住在铁道部宿舍。根据这些情况推测,?时张慰慈已经在铁道部做事了。

抗日战争开始后,铁道部于1938年1月1日裁撤,张慰慈离开那里,出任资源委员会购置室主任。资源委员会是国民政府专门负责重工业建设的垄断机构。它规模庞大,下辖121个总公司,近1000个生产单位,拥有管理人员3万多人,技术工人22万人以上。张慰慈上任后,对该委员会实际负责人钱昌照等人夸夸其谈的作风很不满意,便萌生退意。1938年底,张慰慈在信中向胡适倾吐心中的苦恼。他说:“在所谓抗战时期,决不是我们讲建设的时候,因为所谓厂矿决非立时立刻可以办得起来,等到办了一半停?,不是前功尽弃,白费金钱?但乙藜(按:钱昌照字乙藜)先生一类人物只晓得海阔天空,乱吹乱唱,今天办这样,明天办那样,至于怎样去办,办了以后又有怎样影响,他们毫不计及,到了今年秋天,湖南湖北江西等处的厂矿就拆的拆,搬的搬,毁的毁,不晓得白费了多少金钱。可是经过了这样的教训以后,他们还是不能觉悟,照样的要买这样,买那样,还是大刀阔斧的去干。但我却不愿意把有用的金钱由我的手里白花出去,所以借了另外一个题目,打了几个电报向资源委员会辞职。”(同上,第392页)

资源委员会属经济部管辖。经济部部长翁文灏知道资源委员会留不住张慰慈,便想让他“回部工作”。在张慰慈眼里,翁文灏虽然“是一个极好的好人,但胆子太小,气量不大,很不容易有作为”。再加上回了经济部以后,他看到“大部分人到了现在还是‘做官’不是‘做事’”(同上,第389页),便以父丧为名,请假回了上海。

回到上海以后,张慰慈本想闭门读书,却又感到无聊。后来他翁文灏叫他回去,他想与其“跟了他们乱吹乱叫”,还不如“在家坐到没有饭吃的时候再说。”(同上,第397页)从这种堵气的话里,可以看出他的心情很坏。他给担任驻美大使的老朋友胡适去信,试探有没有可能到美国工作。胡适劝他还是回重庆去,但他坚决表示:“实在不愿意再去鬼混”(同上,第419页)  正如张慰慈所说,翁文灏的确“是一个极好的好人”。为了挽留张慰慈,他费尽心机想了许多办法。有关资料显示,张慰慈于1943年3月至1944年5月,担任国民政府经济部参事(参见台湾版《国民政府职官年表》),1945年6月27日到1946年,担任战时生产局参事(《民国职官年表》666页,中华书局1995年版),基本上没有脱离经济部的管辖领域。

五、晚年景况

据胡适日记记载,胡适离开大陆之前,曾与张慰慈在上海见过面。后来他们之间断了音讯,张慰慈在胡适的日记和书信中也就消失了。由于找不到张慰慈的相关资料,因此我在拙作《中国政治学的开拓者——张慰慈》中说:从此以后,张慰慈“‘去’向何处,则不得而知。”该文在台湾《传记文学》发表后,杨杏佛的儿子杨小佛先生因为与张慰慈的孙女张旦悦相识,便告诉了她。于是我与张女士建立联系。她在电子邮件中告诉我:她的爷爷在1949年以后一直是上海文史馆馆员。文史馆是专门安排文化名人的一个统战机构。她的奶奶孙令澜,又名孙孟碌,1899年7月12日出生于江苏吴江石溏湾。由于?生名门,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再加上她留学美国专攻美术,因此和张大千、刘海粟、颜文墚、徐志摩、陆小曼等人交往密切。前几年我通过长途电话向上海文史馆了解情况,被一位工作人员以保密为由婉拒,实在有点遗憾。

张慰慈的儿子名叫张泽群,1968年因煤气中毒不幸去世。媳妇瞿鸿琮,也是名门闺秀。张慰慈的老伴孙令澜是1961年在上海病故的。文革中,张慰慈写过许多交代材料,似乎没有受到太大冲击。1976年3月26日他在睡梦中去世,如果按1891年计算,享年85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