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有很多人听闻佛法,老人不知他的儿子们也在场,他面露笑容,满面风光,一点没有烦恼地说:"我很感恩这根拐杖,它伴我走路、伴我生活,帮助我度过危险。渡水时,它让我知道深浅;有恶狗时,它还可以保护我,把狗赶走。所以我感恩手中的这根拐杖。"
佛陀听了很欢喜,用眼睛扫视着老人的七个儿子和七个媳妇。佛陀语重心长地说:"对,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感恩心。一根拐杖就可以帮助你生活,可以让你那么欢喜地过日子,所以你应该感恩。世间有很多人不如一根拐杖,不知孝敬父母,将来的因果,他们一样会受到儿子的折磨,还要堕入地狱,像这样的人生就是欠缺感恩心。若能孝养父母,才是有大福之人。"七个儿子和七个媳妇看着自己的老父亲,又听到佛陀的说法,惭愧得无地自容。他们的良知即刻被启发,七个儿子同时站起来,媳妇也跟着一起来到佛陀的面前顶礼,感恩佛陀。然后他们转过身到老父亲身边,扶着他说:"我们很惭愧、很忏悔,从今天开始要请父亲回家,一定要奉养您。"这时七个儿子都争着要?请父亲回家孝敬。
这个故事很简单,但是其中的道理却很深,那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境随心转"。在老人不明白"自己之所以沦落为乞丐,是因为自己的福薄,而自己的福薄是因为自己的德行浅薄"这个道理之前,他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自己的儿子,从外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结果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过着怨天尤人的生活。当他?过佛陀启发,懂得感恩自己手中的拐杖时,通过这根拐杖,把他的感恩心引发出来了,结果,"福田心耕",为自己培植了福分,最终也感化了七个儿子。
四、拒绝"第三状态"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变革,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重。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既要学会处理竞争所带来的压力,还要面对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使我们处于一种忧郁、恐惧、焦虑、愤?的心理状态之中,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第三状态"。
"第三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生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一般表现为:去医院检查时各项指标都是正常的,但是就觉得哪儿不舒服,心里不痛快。
有调查显示,生活中有80%左右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处于"第三状态",而处于领导职位的人,又是"第三状态"的多发人群。
在现代社会中,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仅是实施领导的重要保证,也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生活像一条路,总有一些坑坑洼洼;生活像一团麻,总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像一±酒,饱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有些心理问题处理不好,会让我们醉在酒里清醒不了,缠在麻里走不出来,这些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做到"不为功利所动心,不为挫折所折腰,不为困难所吓倒,不为压力所屈服",使自己始终保持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心理状态,并且成为生活的强者,是我们现代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所应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