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对心理失衡说"不"(4)

心态即命运:正说传统人生智慧 作者:刘余莉


法兰克的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人的反应与外部刺激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像动物那样,是一种刺激-反应的关系,而是一种刺激-意识-反应的关系。正是在"意识"这个中间环节,人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独立意志、良知和自我意识,对外部不良刺激作出良好的、积极的反应。

举个更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常会遇到交通堵塞的情况,这时候,有的出租车司机就会怨天尤人,嘴里还不干不净地骂着,说一些让人感觉消极的话。他的这种抱怨,并没有解决交通拥挤的事实,反而让乘客也非常不满,情绪受到影响。有的出租车司机却不是这样,当他遇到交通堵塞的时候,他会这样想:反正已?交通堵塞了,我不如趁这个时间好好地放松一下自己紧张的身心。于是他就放上一段舒缓的音乐来放松一下自己,甚至还给乘客讲几个小笑话,调节一下情绪,这样就会使乘客也很满意和放松。

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情,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就在于人们所选择的态度不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埃莉诺·罗斯福曾说过:"除非你同意,任何人都不能伤害你。"圣雄甘地也曾说:"若非拱手让人,任何人无法剥夺我们的自尊。"令人最受伤害的不是悲惨的遭遇,而是"默许"那些遭遇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也正如有人曾?说过的:"虽然我们不能左右风的方向,但是我们能够调整风帆。"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够决定什么时候会遇到灾难,或者遇到不顺心的事。但是当我们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对不良的刺激作出良好的、积极的反应。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极易为自然环境所左右:在秋高气爽的时节里,就兴高采烈;在阴霾晦暗的日子里,就没精打采。而有的人心中自有一片天地,天气的变化对他的情绪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事实上,一个人本身持有的价值观才是关键。如果他认定工作品质第一,那么即使天气再坏,他依然不会改变敬业精神。

由此可见,人对外部的不良刺激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完全可以通过选择积极的态度来减轻外界不良刺激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从而避免压力或痛苦。积极的态度,正是人进行心理调适的基本?则。

这说明,心理失衡产生的主观?因在于我们没有掌握"选择的自由",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外部的不良刺激。正如人的身体通过锻炼可以更健康、更强壮一样,人的心灵也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变得更健康、更坚强。

二、积极的态度让生活充满阳光

所谓积极的态度是一种思考的模式,它指导我们在面临压力的时候,仍能寻求最好、最有利的结果。换言之,在追求某种目标时,即使身处最困厄的情况中,我们仍可能取得最佳的结果。而事实也证明,当你积极思维时,你便更容易达到你的目的。

积极思考其实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过程,也是一种主观的选择。我们还可以举几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一个被解雇的职员的故事。

有一个朋友在一个公司工作了很久,一天另外一家公司想以非常高的待遇来聘请他。当时,他和老板讲起这件事,老板这样说:"你不要走,相信我,你留在这里,对你的发展绝对有好处。"可是没有想到,半年之后,他就接到了公司的辞退令。这件事发生以后,他就徘徊在不被需要、被戏弄的心理状态中,愤世嫉俗,产生了很多消极的情绪。

非常幸运的是,有一天无意中他正好·看了我关于"选择的自由"的讲稿,他开始思考,像他这种情况,积极思考会有用吗?虽然他怀疑,却发现,正是那些消极的情绪使他一蹶不振。于是他开始改变思维的方式,并尝试着想:这次解雇对我究竟有什么意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