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让挫折成为登上成功
宝座的基石
乔布斯说:"人生中能够从挫折中站起来,那么就能将?历变成财富。如果倒在挫折中站不起来,那么挫折的?历就是一场灾难。选择灾难还是财富,完全取决于你面对挫折的态度。"伟大的枪手和渺小的枪手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呢?那就是伟大的枪手是一位肯不断地练习,以便重新参赛并最终获取成功的渺小的枪手而已。这就告诉我们,即使我们的才智并不十分突出,但是只要拥有足够的热忱,并且拥有坚强的意志,坚持到底,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01阴阳之道观顺逆?
关于面对挫折时进行心理调适,首先我们看看李瑞环同志曾?讲过的一段话,这一段话为我们指出了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应有的态度:"一切困难和问题,都不应成为悲观失望、无所作为的理由,而应成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根据;不应成为心烦气躁、怨天尤人的借口,而应成为磨炼意志、施展才干的机会。历史?验证明,困难和成绩常常是相伴相随的。困难越大,战胜困难之后所取得的成绩也就越大。一部中华民族辉煌历史,一切造福人类的伟大业绩,所有成就卓越的杰出人物,都是同不屈不挠、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联系在一起的。"
这一段话非常深刻,发人深省,为我们指出了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应有的人生态度。挫折是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那么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如何进行必要的心理调适呢?
首先要正视挫折,认清挫折的本质。要认清挫折,有一些具体的?则。
第一个?则是每一个人都会面临挫折。谈到挫折问题,并非你是否会遇到挫折,而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不是遇到大的坎坷,就是会遇到小的麻烦。
每一个人都不喜欢挫折,但是又不能总是避开它。既然这样,那么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不要对它产生无端的恐惧或者害怕。
第二个?则是每次挫折最终都会过去。虽然每个人都会面临挫折,但是挫折不会永远存在,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解决。
在中国的传统?典《易?》上有一句话叫"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个"阴阳"并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其实完全可以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现象中观察得到。比如有日就有夜,有寒就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涨就有潮落。从这些自然界的现象来观察,都是一盈一虚,一消一长。
而我们把这个道理用来观察人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比如说人世的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人心的一忧一喜等,都体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
古人用太极图来表示天道的规律。这个太极图半边是阴的,半边是阳的,中间还有一个界限,如果过了这个界限,那就意味着阴阳失去了平衡。阴阳失去了平衡会怎么样呢?那就会引起变化。这就叫做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也就是我们?常所说的物极必反,消极必长,盛极必衰。
一、家业的阴阳变数
在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富不过三代",实际上讲的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
第一代创业的人,往往都是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兢兢业业,用自己的双手打下了一片天地, 创下了基业;
第二代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是他们能够耳闻目睹父辈创业的艰难,所以还能够在父辈创下的基业基础上克勤克俭,励精图治,使事业不断地发展壮大;
第三代,因为他们一出生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没有体会到祖辈和父辈创业的艰难,所以不仅不知道励精图治,克勤克俭,反而还学会了铺张浪费,骄奢淫逸,久而久之,就把祖辈和父辈所创下的基业给败坏光了。
对于这种变换的人世,那些有智慧的人都能够留心观察得出来,明白这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有着必然的联系。
据统计,美国只有30%的家族企业到了第二代还能够延续,等到了第三代就只有12%了,继续往下发展,四代以后仍然能够存在的家族企业,则只有3%。"酒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这是西班牙的说法,"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来自葡萄牙,而德国人则用"创造、继承、毁灭"来形容家族企业在三代里的发展情况。
一位旅居新加坡的爱国华侨曾?几次亲眼看到中国的青年留学生坐在飞机头等舱里,看的不是健康杂志,而是一些黄色刊物。而最令人惊讶的是,有些留学生动辄购买豪宅,出手大方。他们生活上的奢华更是令人吃惊,驾驶的是最贵的奔驰跑车,佩戴的是名表、名贵首饰,但是每天上课却还要父母亲在万里外按时打长途电话来叫醒,其骄奢程度之烈,令人惊心。
《资治通鉴》上说:"爱之不以道,适足以害之也。"意思是说,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如果选择错了,那就等于是害了孩子。一个可怕而悲惨的事例,或许能够引起那些富裕家庭的注意:2002年初,欧洲一个金融世家的后代,继承了庞大的家产后,却因为服食过量的海洛因而去世,年仅23岁。导致这种被称为"富裕病"的状况的?因,是生活缺乏目标。看着世界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贫穷贵公子",令人不由得想起了英国伟大的哲学家休谟所说的:"正是劳动本身构成了你追求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获得的享受,很快就会变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
也许有人会说,在我们的历史上也有很多有学问、有道德的读书人,他们的家业不仅仅承传了两代、三代,而且承传了百年,甚至千年。那么这些人又是怎么做的呢?这些人恰恰因为能够洞察"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所以,他们教导子孙要谦卑退让、舍财不贪、克己利人。
例如北宋时期著名的宰相范仲淹,他曾?写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范仲淹小的时候,家境非常贫寒,读不起私塾,于是他就到一所寺院读书。在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他只能煮一锅稀饭,而这稀饭也结成了冰,他将其划成四个格子,每一顿饭只吃其中两格子的稀饭,就过着这样"断齑划粥"的艰难生活。古人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就是凭着这样刻苦努力的学习,他后来考取了功名,并且做了大官,甚至做到了宰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范仲淹并没有因此就过上骄奢淫逸的生活。他生活充裕了,又想到还有很多贫穷的人上不了学,吃不饱饭,于是就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兴办义学、兴办义田,照顾了300多家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