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11)

心态即命运:正说传统人生智慧 作者:刘余莉


就像有的多大学生接受了别人的资助,连一句道谢的话都没有。很多的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也引起了很多争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实?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很多人已?不知道感恩父母了。我们想一想,一个人连父母这么大的恩德都不能记在心上时时去报答的话,那么对于陌生人的资助,对于社会、国家的帮助,他又怎么可能记在心里,念念不忘呢?在西方发达国家,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事实:一些残疾人受到了政府特别的照顾,政策给他们倾斜很多,但是这些人不仅没有感恩之心,反而还造出一些假的证据,以期从政府那里获得更多的资助。这也是因为他们没有孝心这个根基。

《管仲论相》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怎么样来看一个人。

管仲在年老的时候躺在病榻上,齐桓公来向他请教说:"仲父啊,眼见您病得这么厉害,那您去世以后,我们请?来做宰相比较合适呢?"管仲非常聪明,他知道齐桓公实际上心里已?有人选了,于是他就故意问:"大王啊,您觉得?做宰相比较合适呢?"齐桓公说:"易牙这个人怎么样?易牙这个人对我非常好,非常忠心。有一次,他跟我聊天,问我说:'有什么东西你没有吃过吗?'我回答说:'天下的山珍海味、飞禽走兽我都尝遍了,只有婴儿的肉我没有吃过。'结果他回到家里就把自己亲生的孩子给杀死了,还用他的肉烹制了非常好的佳肴,来供奉给我。你看,易牙这个人爱我比他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多,对我是不是很忠心啊?这样的人是不是可以做宰相啊?"管仲听了之后摇了摇头说:"大王啊,人情所挚爱的莫过于自己的儿子了,而这个人居然为了讨你的欢心,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杀掉了,这不是杀子奉君王吗?他的背后肯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这个人你绝对不能用。"

齐桓公听了之后说:"易牙不可以,那么竖刁总可以了吧。竖刁这个人对我也很忠诚,他为了取悦于我,不惜把自己变成了太监,进宫来陪我玩,他爱我胜过了爱自己的身体,这个人是不是可以用呢?"管仲听了之后,仍然是摇了摇头说:"大王啊,这个人也不能够用。人情所珍惜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了,而竖刁这个人为了取悦于你,不惜自残以求荣,他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目的,你一定要小心他,不能够用这个人。"

齐桓公听了之后说:"既然易牙和竖刁这两个人都不行,开方这个人总可以了吧。开方对我也很忠心,他本来是卫国的公子,但是他到了齐国很多年,都没有回去探望一下父母亲,即使是他的父母亲过世,他都没有回去,这个人爱我胜过了爱自己的父母,是不是可以信任了呢?"管仲听了之后,还是摇了摇头说:"大王啊,人生在世对自己恩情最大的人,莫过于自己的父母了。而开方这个人连自己父母的恩情都不能够报答,怎么可能真心实意地侍奉您呢?他这是绝亲以干禄,和自己的父母亲离别,而来求得一点点的富贵荣华。这个人也是不可以用的。"

后来齐桓公没有听管仲的劝告,结果自己死得非常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看人要看根本,要看一个人是否有情义、有恩义、有道义,那就要"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这个用人的方法在日本的企业中一直延续至今,当企业要想把一个人提为中层领导的时候,一定要去探望这个人的父母,看看这个人在家是不是孝子。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拔人才的方法。在《孝?》上也有这样两句话:"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也就是说你不爱自己的父母亲,却爱其他的人,这是与性德相违背的;"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不尊敬自己的父母亲,却尊敬别的人,这也是和礼相违背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