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低下头,咨询师看出了她内心的自卑,同时感觉到先生目光中的企盼。)
咨询师:先生不妨对太太讲:“你看我的‘作品’怎么样?这可是我用心搭建的,就是为你 和孩子准备的,无论水平高不高,都是用心的,现在我把它呈现给你。”
(纪先生笑着点点头)
咨询师:你们二人的学历谁高一些?
陈女士(指了指纪先生):他,他是研究生,我只是大专毕业。
咨询师:您对他的学历很看重吗?
陈女士:那也没有,不过,我就烦他动不动就说自己的能力有多高,这个也瞧不起,那个也 看不上。你高就高吧,干吗看不起别人?
咨询师:主要是怕先生看不起自己。
陈女士(点点头):也许吧?
咨询师:(转向纪先生):你有没有看不起太太过?
纪先生:从来没有,如果真是那样,我就不娶她了。
咨询师:那好,请你们用刚才的那种语气,肯定对方的言语和感觉,共同搭建一座房子,现 在开始,还是五分钟。
(二人开始合作。)
咨询师:太太只管给先生递积木,不用亲手搭建,好吗?
(陈女士点点头,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积木,挑选后递给先生,先生不假思索地按自己的构 想一块一块的搭建,五分钟后,一座更漂亮的阁楼矗立在桌子上。)
咨询师:你们对这个“作品”满意吗?
(二人仔细端详,一起点了点头。)
咨询师:因为这是你们二人的合作成果。太太在选材时,已经参与了颜色的把握,先生在搭 建时,只需考虑结构的牢固性。所以,你们二人其实并不冲突,只不过需要合作,而不是单 打独斗,是吧?
(二人点点头)
咨询师:这就是你们共同建立的家庭,试想一下,孩子就住在这个童话王国里,当父母相互 挑剔的时候,他是什么滋味?但刚才的合作状态,他又是什么感觉?
(二人面面相觑,对咨询师点点头。)
咨询师:请先生回到家里的时候,先欣赏一下自己的家庭,主要是妻子和孩子,就像欣赏自 己的作品,而且,这是生命的作品,它只属于你自己,除了用心呵护、珍惜,其它的想法都 属杂念。
纪先生:好的。
咨询师:请太太回家的时候,主动和老公沟通,无论他是不是洗菜或刷碗,你都要问他,例 如“我今天漂亮吗?”“今天我做的什么什么菜,是按你的口味做的,你喜欢吗?”“今天 路上堵车吗?”或主动问问单位的情况,让他在家里得到释放,就算他真的烦,你也不要发 作,要知道,先生渴望得到你的肯定。
陈女士(点头):好的!
咨询师:现在,请你们目光相对,心里只想一件事:我感谢你把生命托付给我,无论怎样, 我都感谢你的恩泽,我会好好珍惜!
(纪先生和陈女士目光相对,陈女士哭了,纪先生的眼圈也红了,当他伸过手去,陈女士一 把扑在他的怀里……)
心理分析:
据悉,纪先生虽然学历较高,但由于在原生家庭里,母亲经常以苛责的口吻否定他,致使他 的成长过程与“挫败感”伴生。后来他把它带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便对环境希求较高, 总想被外人肯定和赞许,这便与现实形成反差。因为别人没必要为他们的母子关系负责,于 是让纪先生感到在单位得不到肯定。
因此他希望回家后能在妻子这里找到感觉,以平衡自己的挫败感。
陈女士的学历不如先生,这已经使她感到在先生面前“低了一头”,给自己创造了压力,于 是她总感觉先生瞧不起自己,因此也希求得到先生更多的爱和肯定,来平衡自卑。
这便形成一对矛盾,他们都希望从对方那里得到更多的肯定――先生回家后对家务事的不理 不睬,诣在强调自己的权威性,可以不理会这些小事。对孩子的发作,诣在通过操纵和镇压 ,来强调自己的领导地位。妻子想得到的,与先生的表现正好相反,所以用一些刺激的语言 来压制先生,用以寻找平衡,同时引起先生的注意。从而形成家庭关系的负面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