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知道是串通了的。
小郭被派去舅舅办公室帮忙,约了勘舆师,看过风水,重新布置。
二人虽属大材小用,至少也有用,不愁闲着。
小郭说:“进出都是达官贵人,是增广见闻好机会。”
子盈也说:“原来经济不景气,倒下来的只是基础不稳一群,那一撮老家族,才不怕风雨。”
“我真怀念崇明那项计划。”
“听说有台湾商人愿意接手。”
“已经不关我们的事了。”
“真可惜。”
正在书房闲谈,忽然门铃响。
阿娥去开门,只听得一阵骚动。
子盈抬起头来,忽然扔下笔,大叫一声,冲出书房,小郭连忙跟着出去看个究竟。
只见子盈扑向一个年轻人,跳到他身上,紧紧抱住:“子函,子函!”
那青年长得与子盈一模一样,抱着子盈在客厅中央打转,哈哈大笑。
是子盈的兄弟子函回来了。
“妈妈呢?”
“到舅母家打麻将,你怎么回来也不通知一声,喂,对新飞机场的印象如何?”
“这是你男朋友?”
“这是郭印南,印南,我大哥子函。”
子函不同于子盈,他整个人时髦、闪烁、机灵,叫人警惕。
子盈取笑:“子函为什么忽然回来,老板开除你?”
“不,爸叫我回来一起搞网络生意。”
“什么?”子盈一怔。
“爸看到这是一个缺口,香港缺乏新进科技生意。”
子盈问:“爸人在哪里?”
“他此刻在洛杉矶招聘人才,叫我回来部署新公司。”
什么?
上两个月还穷途末路、四处借贷,今日又要衣锦荣归,真是瞬息万变、目不暇给。
“他的资本来自何处?”
子函耸耸肩:“是商业秘密,但是不愁资金,你看,此刻写字楼租金比去年今日便宜一半不止,又送装修,免租三个月,这样好时机,不创业还待几时?”
“子函,你――”
“我什么?”他嘻嘻笑。
“你当心,别乱签文件。”
“我明白,阿娥阿娥,做一只八宝鸭我吃,还有,蒸糯米糖莲藕。”
阿娥应着:“我马上去买菜,小郭先生,你也留下吃饭。”
子函又说:“印南,你别客气,我要去梳洗。”
子盈高兴得合不拢嘴:“子函回来了,子函回来了。”
郭印南也陪着她笑。
“你看我哥哥怎样?”
“高大英俊,聪敏过人。”
“你看他们父子新主意如何?”
“这比较难给意见。”
“以局外人身分看呢?”
“本市没有科技底子。”
“什么都是从零开始,自无到有呀。”
“我不知他指何种科技,是要生产电脑硬件还是软件?”
“他说是网络。”
“网络不是一种生意,网络用来宣传最好不过。”
“不,网上交易、网上图书、网上新闻……”
小郭只得陪笑:“那就看他们的了。”
“子函最熟悉这一行。”
“是,是。”
子盈急急拨电话给母亲。
“什么,子函在家?我马上回来。”
牌都不打了,立刻返家。
傍晚,八宝鸭也焖好了,一家人一起吃饭。
郭印南留意程子函,越看越奇怪,同胞亲兄妹,竟是两个极端,那程子函活脱就是上海人口中的小滑头,与子盈的性格刚刚相反。
也许,一个像父亲,另一个像母亲。
只见子函谈笑风生,控制整个场面。
他殷勤招呼客人,请印南喝红酒,夹鸭腿给他,问他香港近况……
饭后又冲一杯浓郁的普洱茶给他消滞。
子盈与他出去看戏,做大哥的又送到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