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是什么让你发怒(2)

不生气的活法 作者:(美)塔弗雷特,(美)卡西洛


人性。结果证明发怒是人性的一部分。动物的发怒和攻击行为与我们人类非常相似。比如说猴子,当它们的领地受到入侵时,当其他的猴子偷了它们的食物时,或当其他猴子与它们的配偶交配时,它们就会发怒。有些动物发怒时努力地使自己看起来强壮高大——扬蹄直立,嘶叫咆哮,踢咬抓挠——这些表现像极了我们许多人。动物嘶叫咆哮,是要我们离它远点儿。我们大喊大叫不就与动物的咆哮一模一样吗?

动物立起来使自己变得高大,是想表明它们很强大,所以不要去招惹它们。这与我们挥起拳头、身子前倾、摆出一副威胁人的架势很像。当你感觉受到威胁时就会发怒,这对于史前人类来说还是可行的。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与其他动物的相似性只能说明我们也有发怒的倾向,但人是有思维的,有来自于家庭、学校、教堂的思想的熏陶,因此我们的确有能力克服这一倾向。

什么是攻击行为?

愤怒和攻击是一对孪生兄弟,经常有人混淆。愤怒是一种自己体验到的内心情绪,而攻击是别人可以看得到的行为。攻击行为包括摔摔打打、拳打脚踢、推搡、欺凌等直接行为,以及偷偷地扎破别人的车胎、私自藏下你讨厌的那个同事的办公用品等间接行为。

攻击行为可以小到十来岁的孩子生气地向同学扔橡皮,大到行凶和杀人。我们说有些攻击行为小,并不是说后果不严重。任何指向我们或是他人的蓄意破坏性行为都是让人无法接受的。然而,不同的攻击行为会产生不同的不良后果。在学校被橡皮砸中与被人推下楼梯相比微不足道。但像罗斯科那样,发怒时的攻击行为很可能会惹上官司。

罗斯科:愤怒时的攻击行为

罗斯科,22岁,单身,住在环境恶劣的棚户区。他从小家境贫寒,没有读完高中,后来由于行为不端、打架斗殴坐过几次牢。罗斯科想找个稳定的建筑活干干,但没能成功。尽管他很努力,但多数工作都是因为与监理和同事意见不合而告吹。有几次,口头上的争吵升级为威胁、叫嚷和推搡。罗斯科认为多年来他经受了太多的不幸,不得不忍受同事的虐待。因此,他说他不会再相信任何人。另外,他多数约会都不到几个月,他也没有关系亲密的朋友。

尽管没有事业,没有社会成就,罗斯科却很少承认自己曾经伤心过或为自己担忧过。他说这些情感没什么用,只会显得自己脆弱。但是发火就不一样了。罗斯科说发火使他感觉强大,有控制力,尤其是当别人用他不喜欢的方式待他时。因为没有工作,也没有钱,罗斯科决定入室抢劫,结果被抓后判了四年。在监狱里他又和同室狱友发生了争执,那个人对罗斯科前额稀疏的头发大加讽刺。罗斯科一听就火了,拿起一把椅子就朝那人砸去,结果又被判了三年。

最后,在看待攻击行为时还要考虑到意图问题。如果你要认为丈夫、妻子、孩子还有同事的所作所为具有攻击性的话,那他们的行为必须是故意为之。但我们却很少会认为牙科医生或理疗师的行为具有攻击性——即使他们给我们治疗时我们感觉很痛——因为他们的意图是给我们提供帮助。法律对故意和非故意犯罪的认定大相径庭。与车祸中致伤等偶然事件比起来,诸如蓄意谋杀之类的故意攻击行为所受到的惩罚要严厉得多。朋友故意为之的不良行为要比那些偶发事故更令人伤心。在核查别人的不良行为时,明智的做法就是考虑一下他们是否为故意。

愤怒会不会导致攻击行为?

有时候,发怒会引发攻击行为,但更多情况下却不会。有时候攻击行为的发生与愤怒并无关联。比如猎人,他们具有攻击性,且他的目的就是杀死动物,然而他们并不生动物的气。但是如果看报纸上的报道,好像愤怒和攻击是孪生兄弟。我们经常会读到这样的报道,争吵后盛怒之下的男人把女朋友打了,没有加薪的员工和老板动了手,遭到拒绝或误解的十多岁少年向老师或同学开了枪。

这些备受关注的案例扭曲了愤怒和攻击两者的关系。我们所看到或听到的很多攻击行为都与愤怒有关,这使得愤怒和攻击看起来像是如影随形。其实这只是例外,而非规律。

事实上,发怒后故意实施的人身攻击只占1/10左右。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不过感觉到愤怒而已,而这种愤怒才是大多数人面临的真正问题。90%的情形下,愤怒时人们也就是大吼大叫、吵吵嚷嚷、皱皱眉头、情绪不佳、撅嘴板脸,而不会真的动手。甚至当一个人威胁另一个人时(比如父母生气地说:“真想让你尝点“苦头!”),发火往往也并不会引发攻击行为。

不过,愤怒有时候是会引发攻击行为的。无论是或不是,愤怒本身就是个严重的问题。

有时一个人即使没有发怒,也会对别人进行攻击和伤害。例如一个十来岁的纽约少年想都没想就把一个冰冻火腿从过街天桥上扔到了一辆经过的汽车上,造成了司机严重受伤。事实上,他没有想到自己的鲁莽会造成伤害。还有些少年或是成人并不是出于愤怒而攻击他人,而是在实施偷盗的过程中败露,这时他们就会攻击在场的人。侵害者并没有生受害者的气,而只是想偷东西而已。

再者,我们不想低估愤怒与攻击二者关系的重要性。当愤怒使人躁动不安、情绪激动、产生报复心理的时候,就会导致攻击。有些人一生气就会攻击他人,在他们看来,发怒时动动手也未尝不可。在第2章我们会讨论发怒的情形,会要求你仔细审视自己的发怒模式以及内心的愤怒和外在的攻击之间的关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