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性并不能使我们的龙华塔或什么县份上的废塔变成比萨斜塔。但许多人爱作这种小儿涂鸦似的古已有之,甚至引经据典,比萨斜塔就是个例子。类似的还有威尼斯啦,罗马广场啦,方尖碑啦……城市里许多建筑被瞎搞到海平面上,那是因为他们不知其背后隐蔽的环境。关键是我们不仅要看形成的原理,而且要看效果,真正的效果,呈现出丰富性。坟头上的知更鸟大概不能体会埃及金字塔盛气凌人的程度,所以,也要看哲学意义的“返回”,而也不仅是哲学。如果,我们不能从女娲抟泥造人-看出自己和世界的一致,高地上那混着雪花纷纷飘落的泥屑,就是歌德装在瓶子里的贺蒙古拉斯,那我们才真的什么都不是了。这就是为什么,一个聪明的人所表现的一切,怎会落得如此愚蠢的下场-但这是命定的吗?大概不是。
对盗火者的怀疑不是从他本人开始,而是从捆缚瓦解他周围的山岩开始。在许多人津津乐道讲自己故事的时候-不断暗示他们自带光明,受了不少苦,有所发现,也有能力和写作的技巧,而卡夫卡却做到了。他只提供了遗忘这种可能的范畴。主要的是厌倦,剩下的便是隐蔽的环境。这些东西暂时还无法解释,隐藏在一大堆神话现实互证的关系中,但却可能是一切的基础,结束于遗忘,厌倦。那些津津乐道的表面现象和夸夸其谈显得苍白无力!细致的人都知道台阶是咋回事,扶摇直上,那是漫画风格。
要细察我们每人的掌中之泥和掌纹之形成,不妨占占卜,用什么呢-灵感,音乐,哈哈,错了。考虑到周围尽是些奸诈有影响的人,可能比较重要的是种平面图和立体的姿势-最终是劳动。你不妨找个窑子,烧烧自己设计的灰陶双耳罐,长颈瓶,纺轮,尖底瓮-总之一切实用的陶器。或许,在某个文化断层上你会不经意地留下指纹,像一小块绸布在陶器底座上压出布痕,经久发黑,看见吃剩的动物残骸。运气好,或许你还能发现有种动物的骨架可以在草原上复活,飞跑,像?射箭。1
女娲抟泥造人的故事基础,就发生在我们陇蜀这条在今天看来也就是几天路程的纵隔膜上,至今无人知晓,化为传说倍感宽慰,熟视无睹。或许就因为某种原则,原则也不是,仅仅是教科书,甚至教科书也不是,而只是教科书中的瞌睡,行政的浅薄涉猎,贴封条的有机玻璃墙,或者是画了很多美丽壁画的土墙,但很少有穿墙者。有无数刻画者,猜字谜的人-中国符号居住着一大堆混混,少有穿透其秘密的,不能细读。而秘密则意味着美丽和氧化,秘密仅仅因为美丽。现在人们一般不说氧化,而说牺牲。
1. 参看作者随笔《飞骸兽》,见《畜界,人界》(修订版),即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