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呈现……电影宫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第二版) 作者:(美)约翰·贝尔顿


“梦想之园”

多卷本电影是伴随着电影表达形式的改变而出现的,伴随着令人不舒适的、小型的、简陋的镍币影院让位于奢侈的电影宫以及其他专门为电影而建的大型剧院的过程。建立于1910年代及1920年代的多数影院都倾向于大小适度,容纳500-800名观众;但是在城市里逐渐建造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剧院,可容纳1500-6000名观众。与影院外面的城市居民所经历的拥堵及压力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典型的电影宫里的观众享受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的环境,以及影院服务员随时周到的服务。

电影宫因为拥有一系列从本土到异国情调的华丽装饰格调而骄傲地宣称其提供了“梦想之园的座位”。1929年,当时的室内装潢家就曾宣称:“在我们现代的电影宫里收集了金钱能够买到的最华丽的地毯、家具及装饰品,没有任何国王或皇帝游览过比这更为豪华的环境。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影院成为社会安全阀,因为公众可以与富人一起分享这种奢侈”。

伟大的表演者

电影宫时代开始于1913年,有2460个座位,“第一个在纽约建立的专门放映电影的剧院”。在开业以后,演出主持人S.L.罗瑟波斐尔(S.L.Rothapfel)被聘请来做管理工作。他使它成为世界第一的电影院。像后来的电影院一样,管理者安排了一个管理机构,管弦乐队,合唱队或者歌剧歌手,引领观众的招待员,金碧辉煌的内部装饰。

罗瑟波斐尔,或像他的合作伙伴所称呼的“罗克西”,后来离开了位于116街和第七大街住宅区的董事会。他自己在百老汇和47大街的商业区创建了拥有3500个座位的斯兰德剧院(Strand)。《纽约时报》报道了开幕夜晚的情景,该影院新科林斯式的装饰风格及舒适的座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将这种经历比作“去赴总统招待会”。罗克西后来于1916年在时代广场上创办了拥有1900个座位的里阿托剧院(Rialto),并在豪华电影院中继续施展才华。

那时,电影宫的娱乐节目已经拓展到包括舞蹈家、歌剧演唱家,还有其他现场表演者(除了剧院乐队演奏的序曲和无声电影的音乐伴奏以外)的表演。影片也发展成不仅包括多卷本长片电影片,还包括新闻影片和喜剧短片。事实上,多卷本长片电影的放映往往会占整场节目的大约68%。

罗克西继续在纽约的一系列剧院中提供更盛大更好的演出。他接管了拥有2100个座位的里沃里剧院(Rivoli,建于1917年)和5300个座位的卡彼托剧院(Capitol,建于1919年,在1920年由罗克西管理),然后在1927年他建立了拥有6200个座位的罗克西影院。当他建立罗克西影院的时候,展览艺术已经发展成一门科学,不仅有穿着统一服装的接待员和像军校学员一样经过职业训练的其他员工,而且观众也成为这种新型的高效率系统的一部分。正如理查德·考扎斯基(Richard Koszarski)在1990年指出的:“罗克西影院的每个座位都连到中央控制台,以便工作人员能够马上把观众指引到新的空位上。”

在洛杉矶,(剧团)经理斯德·格劳曼(Sid Grauman)也步罗克西的后尘,创办了一系列更为奢华的影院。如果说罗克西呈现给观众一种包括各种伴随电影放映的新奇的表演的娱乐节目,那么格劳曼则提供了一种“序言”,即主题上与电影相关的说明。他的剧院王国开始于1917年的百万美元剧院(Million Dollar Theatre,2100座位),继之是1920年的埃及人剧院(Egyptian,1900座位),1923年的大都市剧院(Metropolitan,3485座位),以及1927年的中国人剧院(Chinese,2500座位)。正如“埃及人”和“中国人”这样的名字所体现的,1920年代的很多影院采用异国的建筑式样,采用东方、印度、意大利、波斯、摩尔人或西班牙的装饰风格,来营造一种异国情调的氛围,观众在其中可以欣赏银幕上的幻想世界。

其他大城市如芝加哥建立了自己的宫殿。剧院巨头A.J.巴拉本(A.J.Balaban)和萨姆·卡茨(Sam Katz)遵循“城市主要交通路线”,使与日俱增的城市中产阶级观众可以轻易找到剧院。他们于1917年建造了容纳2400人的中央公园剧院,于1921年分别创建拥有4700个座位的提沃里剧院(Tivoli)和拥有3900个座位的芝加哥剧院,于1920年代中期建立了拥有4000个座位的住宅区剧院。除了现场乐队和舞台表演以外,巴拉本-卡茨的剧院都为观众提供“免费照顾儿童,吸烟区,装饰着油画与雕刻品的休息室,以及为等候的人播放音乐”。一批护士和保姆们在剧院地下室照顾孩子们,地下室有很多滑梯和沙盒,就像是居住社区的游乐场。同时,巴拉本-卡茨从1921年开始在剧院装配空调,这使他们的剧院在夏季的竞争中颇具优势。

派拉蒙公司注意到巴拉本-卡茨的剧院在芝加哥的成功,于是与他们合作,让卡茨掌管所有派拉蒙剧院。结果,由巴拉本-卡茨设计的电影宫模式在派拉蒙院线获得广泛认同。这种模式很快传播到其他各大电影院,并成为电影业使用的标准。

剧院建筑的设计,使电影实现了从一卷本电影到多卷本长片电影的转变。多卷本长片电影像中产阶级享受的其他典型娱乐形式一样,它能详尽地表现角色与叙事,随之形成了众多的养成观影习惯的观众,因而构建了电影机制的基本元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