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忍辱才能负重(3)

亲爱的孔子老师 作者:吴甘霖


“夫子,只好委屈您乘后面一辆车了。”

这是老师万万没有想到的,他一下子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任何一个有自尊心的人,这时都会感到无限的羞辱。

但如果拒绝或者离开,就等于不给卫君面子,这是老师无论如何不会做的。

万般无奈之下,老师只好坐进另一辆车中。

车队从闹市中经过,南子和卫灵公打情骂俏的声音不时传来。

尽管老师正襟危坐,但仍然阻止不了路人的指指点点:

“快看快看,那不是最有学问的孔子吗?”

“想不到孔子这样的人也会陪南子出游。”

“看来孔子也不过徒有虚名,口口声声要讲究礼数,可为了自己,什么礼数都可以不顾。”

这些话如同针一般扎在了老师心上。老师活了大半辈子,一直将自身德行的修养当作生命一样宝贵,处处受人尊重,何曾受过别人这样的指点?这样的痛苦,比逃亡、比被人骂成“丧家之犬”,何止强千倍?

那天老师回来之后,好像大病了一场。

沉默了很久,老师说了一句让我们终身难忘的话:

“走遍天下,没有见到好德的人,能像样好色者这样啊!”

我知道老师的这句话,这样的地方,道尽了他这段时期不得志的悲哀。在鲁国是这样,在卫国是这样。

这样的君主,值得我们去奉献心力吗?这样的地方,值得我们继续呆下去吗?

我们终于决定离开卫国了。当我们正要离开卫国都城帝丘,准备坐上马车离开时,我的脚步突然沉重起来了。

因为,我想起了我们刚到帝丘时的情景——

那一天,我们是在黄昏中到来的,虽然已是寒冬,雪花纷飞,但帝丘城里却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尽管我们一路经过了数不尽的颠簸劳累,但那时,连日奔波的疲惫一扫而空,老师当时的心情尤其好,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他忍不住赞叹说:

“这里的人真多啊!”

听了老师的话,正在赶车的冉求回过头来问:

“老师,人多了以后,该怎么办呢?”

老师毫不犹豫地回答:

“使他们富裕起来。”

“那么富裕了之后呢?”

冉求又问。

老师笑眯眯地看了大家一眼,拉长了声调说:

“富裕了嘛……你们说呢?”

没等我们回答,他自己又将答案说出来了:

“富裕之后就要施以教化,让他们学习礼仪,懂得做人的道理,使人人成为君子。”

老师愉悦的心情感染了大家。我们当时都觉得选择来卫国是对的。我们都憧憬着:这就是实现我们的理想的地方!

可是,如今我们又不得不经历理想破灭,并再次踏上新的流浪之旅了。

满怀期望而来,满带失望而走。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我怎么能够不黯然神伤呢?

但是,我惊奇地发现:与我相反,老师的神情是既轻松又快乐。老师的脸,再次洋溢着久违了笑意,老师的动作和行为,再次流露出我以往所格外佩服的从容和淡定。

老师走过来,问我为什么这样心事重重。

我把我刚才的感觉和想法告诉了老师,之后说:

“老师,您是这么有学问和有智慧的人,为什么要经历这么多的侮辱呢?”

老师点了点头,拍了拍我的肩,说:

“子贡啊,前些日子我遭受了这些事情,也因为是人生的奇耻大辱,难过无比。但是,经过这几天的反思,我一下相通了。”

哦?我立即洗耳恭听。

老师说:“历史上做成大事业的人,有谁不是经历了千难万难、遭受了许多常人难以想到的痛苦和侮辱呢?不说远的,就拿本朝开国君王周文王来说吧,当时被殷纣王囚禁,可是他在那种环境中,还能推演出《周易》这部重要的著作,并且还能带领大家,最终推翻了纣王的昏暗统治。”

老师的话,如滴滴清泉进入了的我的内心,减轻了心灵的沉重,同时也给了我一份新的激励。

我再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进一步阐述:

“再来看我最崇敬的周公旦吧。当他废寝忘食,一心一意在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时,许多人造谣诽谤他,说他图谋不轨。那些造谣诽谤他的人,唾沫星子都有可能把他淹没了。但他有过怨天尤人的举动吗?责怪过生活的不公平吗?没有!他彻底经受住了这些冤枉和侮辱,最终以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伟大的人格。

是的,鲁国和卫国的两次经历,对我而言是从来没有过的最大侮辱,也可以让人痛不欲生。但是想一想周公,我就觉得实在太羞愧了:与文王和周公所遭受的委屈与侮辱比起来,我这一点点的侮辱,算得了什么呢?”

讲到这里,老师放大声音,对大家说:

“弟子们呀,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是身负使命的人,任重而道远,所以一定要能经历孤独、痛苦、和侮辱!文王和周公就是我们永远的榜样啊!”

看着老师,再经老师这一点拨,我刚才感到很强烈的那些愤恨、忧伤和侮辱感,猛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再次充满对未来的希望,心中又增加了一份新的力量。

于是,我从冉求手中把马车的缰绳和马鞭夺过来,手一挥,大叫一声:

“驾!”

马车载着我们,也载着我们新的希望,往不知晓的未来奔去。

【子贡学记】

要做成大的事业,就得培养自己的“忍”功。

为追求正义的事业,更有可能经受想象不到的痛苦和侮辱。对此,我们应该坦然面对,积极承担。

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辱才能负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