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匡地,一场无妄之灾差点要了老师和我们的命。
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最终化解困境的,居然是笑声和歌声……
真没想到,我们竟然被人围困起来了!
这场灾难发生在我们赶往宋国的路上,在经过一个叫匡的地方时。它来得可谓全无征兆,差点要了老师和我们的命。
到匡地时,天已快黑,我们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一路的奔波让大家疲惫不堪,简单吃了点饭菜,大家就上楼准备休息。
这时,只听外面传来一阵急促而嘈杂的脚步声,紧接着,火把的光几乎把整个夜空都照亮了。
我隔着窗一看,只见一大群人高举火把,气势汹汹地将客栈团团围住,嘴里不停高呼:
“阳虎出来!”
“不要放走阳虎!”
“向阳虎讨还血债!”
……
夜空中,愤怒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高,听得人惊心动魄。
这样的场面让我们都楞住了,究竟出什么事了?
老师示意我们不要惊慌,然后推门出去,想看个究竟。谁知老师刚一露面,楼下围着的人情绪就变得越发激动起来:
“就是他!”
“阳虎出来了!”
“不要再让他跑了!”
“杀了阳虎!”
没等老师开口,只听“嗖”的一声,一支冷箭从老师耳边飞了过去,差点射中了老师。
我一看情形不对,赶紧将老师拉了进去,关紧了房门。
没想到愤怒的匡人一见老师进去了,便开始发起进攻,拿着木棒和长矛往大门口冲。
子路师兄一看不好,于是大喝一声,拿着大刀迎了上去。
刹那间,刀光剑影。子路师兄的功夫确实了得,一会功夫,就打得围攻的人连连后退。
师兄还想乘胜追击,却被老师叫住了。师兄进来后,老师立即吩咐将大门紧锁。
子路师兄显然还没打过瘾,一边摩拳擦掌一边大声说:
“老师不用怕,就算全匡城的人都来了,也动不了我半根毫毛。”
老师说:
“子路啊,看来这其中一定有误会,误会是不能靠武力来消除的。我们学圣贤之道,讲的是仁义,怎么忍心因误会而引起伤亡呢?”
“跟这些蛮不讲理的人还讲什么仁义,老师也太迂腐了。”
子路师兄很不服气地说。
“正因为别人不懂,我们才更需要遵循仁义之道,否则,仁义怎么能真正得以推行?何况,这也是锻炼我们心性的最好时机。”
听了老师的话,子路师兄不做声了。
因为领教了子路的勇猛,匡人没敢再发起进攻,只是轮番围守在客栈外。看样子,他们是打算将我们困死在客栈中。
三天过去了,匡人没有任何撤退的意思。
眼看着粮食就快没了,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天,我们就必死无疑。
子路师兄再也沉不住气了,拿起大刀,准备和另外两个师弟冲出去和匡人拼个你死我活。
老师再次拦住了子路,并把大家都叫到了跟前:
“你们认为,什么是勇?”
“那还用说,就是遇到危险和困难不避开,敢于迎战嘛!”
子路对老师的阻拦很是不满,于是气呼呼地说。
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在水中不避蛟龙的,是渔父之勇;
在陆地不避虎豹豺狼的,是猎人之勇;
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的,是烈士之勇。
子路,你是哪一种勇?”
子路眼睛都没眨,当即说:
“烈士之勇。”
“不错,你是烈士之勇,但这并不是勇的最高境界。”
勇还有最高境界?这可从没听说过。我们的兴趣一下子都被调动起来了,一时间忘记了还在被围困。子路师兄也似乎已经忘掉了刚才的不满,瞪大眼睛看着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