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满怀希望地来到了宋国,没想到,却惹来了一场杀身之祸。
我们连夜仓惶逃出了宋国的都城,落魄的老师,竟然被人形容成了“丧家之犬”……
天啦,我们竟然和老师走散了!
大家都惊惶失措,喊的喊,叫的叫,马受了惊吓,差点跑了。慌乱之中,冉求还把自己的一个包袱丢了。
大家开始分头寻找,然而大道上、小道上、岔道中,哪里都没有老师的踪影。
整整一个上午过去了,依然没有老师的下落。
我累坏了,倚着一个大石头休息一下。我一边看到自己昨晚被荆棘划破的衣服,一边回想起和老师走散的经过,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离开匡地后,我们到了宋国。
老师的祖上本是宋国人,所以对宋国有很特殊的情感。
然而没想的是,在宋国,等待我们的是更大的灾难。
那天,我们来到了宋国国都商丘的郊外。经过一座山脚下时,看到数百名石匠正在烈日下打石料,修砌一座巨大的坟墓。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石匠因为动作慢了点遭到了监工的鞭打。
老师很不忍,于是便让我去劝劝监工。
而另一个监工似乎觉得用皮鞭打还不够,于是操起一根木棒,朝老石匠的头上打去。
没等我反应过来,子路就已经冲了上去,一把夺过监工手中的木棒。由于用力过猛,监工一下子失去了重心,踉跄了几步,摔到在地上。
恼羞成怒的监工爬起来,大声叱问:
“你们是何人?竟敢如此放肆!”
老师自报了家门,并解释说我们只是路过,见老人着实可怜,想请他手下留情,并没有别的意思。
监工冷笑一声说:
“我不管你是什么子,只要敢拦阻我们大司马桓魋的工程,就没有好下场!”
“请问这是什么工程?”
或许是看老师气宇不凡,又彬彬有礼,监工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冷冷地说:
“这是大司马为自己百年之后准备的,已经造了三年,今年一定要完工。”
“不知你们大司马今年高寿?”
“三十八岁!”
老师叹了口气,像是自言自语地轻声说:
“这么早就为自己做这样的准备,而且耗费那么大,没必要啊!”
监工显然听见了老师的话,于是厉声说:
“我们大司马的事,哪轮得到你们说三道四。在这里,谁敢对大司马说半个不字!我看你们是活得不耐烦了!”
说完恶狠狠地瞪了我们一眼,转身走了。
这番话让我们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看来,宋国的环境比鲁国和卫国还要恶劣啊。
老师决定先不拜见宋国国君,而是先了解一下情况。
于是我们找了家客栈住了下来。
尽管过着奔波动荡的日子,但老师始终没有放松对我们的教育,任何环境都不会影响他给我们上课的心情。
因为客栈太小,老师就每天带我们到客栈前面的大树下学习。
朗朗的书声,伴随着阵阵微风,悦耳的鸟鸣,别有一番情趣。
那天早上,我们像往常一样来到树下,却发现大树已经被一帮士兵连根挖起。
子路师兄一看,忍不住冲上去质问他们。
一个头领模样的人冷冷地看了子路一眼,说:
“为什么?你问我们的大司马去。”
说完,就用挑衅的眼光看着我们。
子路师兄早已按捺不住了,右手紧紧握住腰间的刀柄,准备随时拔刀,但却被老师用目光制止了。
尽管我们都已经感到危机近在咫尺,但老师还是那样从容淡定:
“我们只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大司马又能如何?”
说完,老师便带我们到另外一棵树下继续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