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美西战争期间,美国刚刚将其触角伸进西太平洋,马汉立即将目光投向中国,找准他的国家在中国的利益坐标。他毫不含糊地告诉美国执政者,"当前的主要利益焦点是中国"。他分析说,这个国家幅员广大又处于动荡之中,而在中国四周还有其他陆上的或海上的富庶地区,构成了从爪哇到日本的东亚世界的中心,因而鼓吹所有海上强国都需要在中国海岸拥有地盘。多少世代,中国的封建王朝自诩为世界的中心,此时在马汉眼里真的成了一个中心,不过再也不是"万邦来朝"的中心,而是所有西方列强集合起来瓜分豆剖的中心。
马汉看得很明白,中国已经是列强瓜分世界的"最后一顿晚餐",迟来的美国再也不能错过最后的机会。1898年,美西战争刚结束,马汉再次发表文章提醒政府,"菲律宾是我们到中国的踏脚石",强调"菲律宾本身的商务,比起中国商务来,不过是巨桶中的点滴而已,菲律宾乃是供给我们发展对华贸易的基地"。随着列强瓜分中国的脚步在加大,他又发表文章说:"中国已经纳入西方利益的范围,巴拿马运河、夏威夷和菲律宾的重要性在于成为进入中国及其长江流域的重要通道,成为我们在中国采取行动取得成功的领土支撑点。"
马汉还就如何妥善处置中国这个"利益焦点"绞尽脑汁,拟出一套能让所有列强都乐于接受的方案。他为西方列强献计:"海上强国需要在中国海岸拥有地盘,并开辟它与世界的自由交通,它们可以直言不讳地声明长江的可航行河段是它们进入中国内陆的必经之路和在当地发挥影响的中心。"同时也顾忌到俄国,"如果反对俄国涉足中国海岸,这看来也无道理,而且会毫无必要地激起俄国的仇视",主张欧美国家应与俄国达成谅解,将各自在中国的利益建立在"按互让精神对现实的承认之上"。此外,马汉也看出通过明治维新崛起的日本迟早会染指中国,并且分析凭这个小小岛国的能耐也只能撕咬与之邻近的中国,再往大里膨胀"气球"就破了,提醒西方列强据此调整好与这个东方新兴国家的关系。最终回到美国在华利益,他提出既要期望通过商业和政治联系"从而改变中国",同时强调美国在中国可以凭借海上的力量,充分发挥其机动性,确保这顿瓜分殖民地的"最后的晚餐"能拿到美国应当得到的利益。
马汉对中国的精密盘算,为美国主张"门户开放"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美西战争之后,美国驻华大使康格惊乎,短短几年之内,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已经基本成型,长城以北落入俄国之手,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圈,长江流域基本为英国所控制,云南、广西、广东为法国人掌握,福建、台湾处于日本的占领和控制下。美国作为迟到者,立即按照马汉的思想,向列强提出"利益焦点"的"利益均沾"。美国主动承认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既得利益,表态不干涉任何一个依照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尊重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或租借地。美国同时也提出自己的利益要求,该国船只进入上述通商口岸,列强不得征收比对本国船只更高的港口税;美国商品进入列强在中国任何一处的"势力范围",列强也不得利用其所修建、控制及管理的铁路,在同等里程内,抽收比本国同类货物更高的运费。马汉既要求自己的政府在列强面前放下身段,也让美国准备好足够的硬实力,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利益纠纷,将其归结成一句话:"以海军为工具,可以要求他人听从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