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砍向中国的“一把快刀”(1)

激荡中国海:最后的海洋与迟到的觉醒 作者:王佩云


1853年,随着几艘周身漆黑、突突冒着黑烟的美国船驶入江户湾,惊破了东瀛锁国的悠悠长梦。统领这些黑船的美国人柏利连唬带吓,迫使日本幕府井伊大老签下《 日美亲善条约 》后,英、法、俄等国也开着炮舰来了,强制日本给美国啥好处也得给他们啥好处,名之为"机会均等"。荷兰此时已经过气,用了柔性的办法,也向日本提出了他们的利益要求。此时日本的命运大致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相似,被迫与列强签订的这个那个条约,除了没有战争赔款,别的都大同小异。列强深入了解这个岛国地理位置的战略价值后,还纷纷使出手段,在对马海峡等处展开激烈争夺,如同一群野狗围着一块带骨肉撕扯不停。

但大和民族是个善于从逆境中崛起的民族。该国在顽强反抗入侵者的斗争中,还巧妙利用列强之间的利害冲突,于夹缝中左右逢源,让每个入侵者都想拉拢其去对付另一个入侵者,然后分别同美、英、法、俄各国软磨硬泡,居然将原来所签的不平等条款都变成平等互利条款。他们在国内由"倒幕",而"尊王攘夷",而"明治维新",深刻领悟到了,既然西方列强的到来已经是个客观存在,采取一概排斥和抵制的态度,吃亏受损的还是自个儿,倒不如主动从西方文明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1868年,明治天皇发出诏书,"应求知于世界,大振皇基",坚定不移融入西方社会。关键的一步,是全面走向海洋,"开拓万里之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这位天皇派出大队人马赴西方学习,甚至提出全盘西化,"脱亚入欧",将欧美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股脑儿搬回来,对日本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同时确立了"海军建设为当今第一要务"的建国纲领,做出了重点发展海军的具体规划,并立即收编各藩属舰队,大量购买和打造战船。还设立海军及陆军大学,培养指挥海陆战争的精英,蓄势待发。

当时的日本人有这样的心气,如果能走上一条正道,比如严格遵守1868年中日两国签订《 中日修好条约 》,"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信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那现在的东亚,现在的中日两国,很难想象会是何等健康向上的局面。可惜日本是个小岛国,有挥之不去的岛国心态,而岛国心态的最大特点,不是自卑就是自傲,尤其缺乏包容万事万物的博大胸襟。他有了不平和愤怒,不敢找强者发泄而拿弱者撒气,选定了从受压迫国家转变为压迫他国者的发展方向。那个时候的日本,这边向西方国家讨要平等,那边处心积虑给东方近邻制造不平等。这边奉献给强者的是菊花,那边对付弱者的是军刀。他要摆脱贫穷落后,也是出于狭隘心理的独立特行,根本不愿意与周围国家开展平等互利的合作,以实现共富共强,而是急于用古老的倭寇手段四处劫掠和攫取,以使自己的国家尽快暴富暴强。

如果说,魏源的《 海国图志 》曾为日本的明治维新启了蒙,那么马汉的"海权论"则为日本称霸东亚与吞并邻国指了路。马汉的海权著作刚一问世,很快便翻译成了日文,在该国朝野上下广为传播。马汉给了他们指点,进据中国是日本扩张海权必走的一步,晚走不如早走,慢走不如快走。其参谋本部以马汉这本书作指导,专门制订了入侵中国的计划。人们形容"海权论"之于日本,"好比一个正准备亡命的武士,突然捡到一把快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