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扩张,舆论先行。当时日本大造特造的一个舆论,是所谓"人口压力",即推出"人口过剩论",强调向外扩张简直是日本惟一的选择。据井上清的《 日本史 》记述,1890年,日本就把人口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提出来,在知识界展开讨论。第二年,属于日本政府系统的《 东京日日新闻 》,进一步将人口问题与争夺殖民地紧扣起来。这家报纸登载的一篇文章说:"首都最近的怪现象是女工与日俱增......这完全是我国人口超过土地所造成的结果,目前不扩张土地,就要限制人口。总之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那么说不定社会党、共产党之流就要接踵而至。"紧接着,日本自由党首领板垣退助写出一篇《 殖民论 》,毫无掩饰地说:"日本眼前人口就要过剩了,所以现在就要迅速地向海外殖民,即使不是人口过剩,但因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向外殖民,所以日本也不能落后。我国在东洋要独立,要与富强的各国相竞争,就必须掌握制海权和商权......"此后,日本专门成立了"殖民协会",以皇室成员和社会名流为骨干,也有一些工商业者参加,乃政商合一的组织,有了权势和资金的双重推动。
另有一种舆论,是日本某些政党和民间政论家有意制造的所谓"东洋危机"。1891年5月,俄罗斯在海参崴举行修建铁路的开工仪式,进一步暴露了俄国在远东的野心。日本一些政客借此提出"东方危机论",专门成立了"东方协会",制定了所谓"东方政策"。然而,这个"东方协会"制订的"东方政策",主要针对的不是俄国,而是已经非常懦弱的中国和朝鲜。日本自由党左派领导人大井宪太郎,在其主持的"东洋俱乐部"里散布"东方危机论",莫名其妙提出"要打掉支那趾高气扬的臭架子",把仇恨一股脑儿倾泻到中国头上。中国此时已经沦为任西方列强宰割的羔羊,经常忍气吞声接受这个那个不平等条约,何来"趾高气扬的臭架子"?此人却睁着眼睛说瞎话,一味煽动仇华情绪,挑动日本民众的岛国心态,鼓动对中国"睚眦必报"。他因国内一些民众没有及时随其言论起舞,破口大骂这些国民毫无"爱国心","顽固之极",进而赤裸裸表白,这样下去日本是无法进步的,必须进一步制造日、清之间的对立,"给社会以活动力量"。
而此时的中国,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的9年时间,出现了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而那时我们的国势也还不比日本差,只要保持应有警惕,及时加强海上力量的建设,完全有可能遏制日本的野心,或顶住他们的入侵。然而,中国历朝历代居安忘危的劣根性,"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被大清国的执政者发挥到了极致。他们进了水的脑子,以为只要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暂时不向中国开火,也就没了巩固和加强海上力量的必要,谁要增加海军军费同谁急。朝廷内部还极尽勾心斗角之能事,你拽我的胳膊,我扯你的后腿,谁也休想正经办成一件事情。李鸿章看中一艘有新式炮台且航速大大提高了的铁甲快船,户部尚书翁同?出于两人之间的积怨,故意从中作梗,让这艘快船成了日本后来进攻中国的主力舰"吉野"号。而北洋水师只在创立之初购置了一批舰船,10余年过去了,居然再也没有增添过像样的舰船,坐视装备老化而无人过问。1891年以后,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而国内兵工厂又造不出像样的枪炮子弹,摆明是在等着挨日本人的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