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奴(9)

城奴 作者:傅恒


一件意外事发生在陈耀宇单独摆摊的日子。

那天汪泉因为分配就业落实,说一声“钱是挣不完的”,不再来修车,让陈耀宇独自经营。看见汪泉一副即将脱胎换骨的神情,陈耀宇也看到了自己渺茫的前景,很怀疑全系最终无人问津的,很可能就是陈家山沟几百年来出现的第一个大学生。陈耀宇有些心慌意乱,还有一肚子愤愤不平:“我在大学里连续四年成绩优秀,有没有单位要我?!”

仿佛老天要安抚他似的,那天的生意特别不错,刚摆开摊子就接连有推破车的人围上来,忙得他衣衫前后都被汗水浸湿。有活干,有钱收,陈耀宇的心境刚刚平和一点,又被新的意外搅乱。

是给一个美女修车,陈耀宇蹲着干活,美女站在他眼前。美女穿一条短裙,高出膝盖很远,又极不安分地在眼前动来动去,陈耀宇一不留神就看见短裙里面那一线近乎没有的小裤衩,弄得他连续两次扳手打滑,把手也夹破了。

又有人推自行车到他面前,是一辆七八成新的自行车。推车人穿一件白色T恤,蛮帅的。帅帅的白T恤说他骑在路上突然没气,估计什么东西扎破了内胎。陈耀宇像盼来救星似的大松一口气,忙请白T恤稍等,他寄希望白T恤帮他分散一下注意力。白T恤却不愿多待,直接同美女商量,能不能先补他的车,有人在等他。美女说抱歉,她也有急事。

美女劝白T恤把车留在这儿,先坐车去办事,回来拿车就行了。美女说:“尽管放心,修车的人是在校大学生。”

陈耀宇有些尴尬,他没料到会有顾客知道他的身份,很后悔刚才抬高了视线,看到了不该看的区域,他马上埋下脸紧盯手上。

白T恤有些犹豫:“真的是在校大学生吗?”

白T恤的手机突然响了,有人催他。白T恤只好把自行车及钥匙交给陈耀宇,约定一小时左右来取自行车。

结果陈耀宇白等了三个多小时,被迫将自行车寄放到附近地下车库,赶回学校已是深夜11点过。路过学校告示栏,看见上面贴了一张告示,陈耀宇就着路灯凑近一看,柔和的灯光照着几行不柔和的字:毕业生必须于下周五24点以前准时离开学校。告示末的大印被灯光照得失去了红色,但陈耀宇还是感觉出,是亲爱的母校在严肃地撵大家走。想起入校时欢迎新生的鲜艳标语,仿佛就在眼前,居然已经四年过去,是该辞旧迎新了。

没来由地想到了美国作家埃里奇·西格尔的比喻,“老西”说大学像个圣诞老人的礼物袋,大学生像装在里面的礼物,很诱人,只是,节日一过,里面的“礼物”就会被兜底倒出来。看来,该是节日过去的时候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的确是句千古名言,只是,不知道他这份“礼物”朝哪儿倒。

教学大楼早已经黑灯熄火,有同学在楼梯下那间不是屋子的屋子门上贴了一张报纸,报纸上写了几个大字:陈耀宇,尽快去找辅导员!报纸上还有另两个同学的不同笔迹,一个是:“你小子当心!”;另一个是:“节哀顺变,来日方长。”

同学们闹腾得越起劲,陈耀宇越觉得可能有好事。就像同学中传说的:“凡是有人正式出面否认的消息都值得信。”现在的人大多思维逆反行动顺潮,爱挑刺却又会打圆场,不爱管闲事却又爱说闲话,想看人家倒霉却又喜欢报喜不报忧。这样的现象见多了,对强化判断力多少有帮助。

次日一早去辅导员老师家,果然是好事,辅导员老师正一边刷牙一边担心同学是否把信给陈耀宇带到了。看见陈耀宇一大早过来,老师松了口气,连嘴上的牙膏都没顾得上擦干净就忙着告诉他,有几家报社今天上午要来学校选人,他已提前将陈耀宇的个人资料送出去了,万一有人看中,会立即见人,老师要陈耀宇上午不要离开学校。陈耀宇一再向老师致谢,他只觉得老师是个答应了事情就尽力办好的人,根本没料到还会有其他原因。

上午的阳光其实和别的日子没有多大区别,陈耀宇却总感到比以往更绚丽,照得教学楼宿舍楼甚至大学内的所有建筑都焕然一新,绿化树也比前一天翠绿了。陈耀宇预感到用人单位会选中他,为保持说话口气清新,早餐不吃泡菜不吃油炸食品,只喝了两大碗白稀饭。与平时毫无差异的白稀饭,在这个早晨似乎特别有滋味。

陈耀宇再次得意自己的预感灵验,十点钟以前,已有两家报社找他面谈。陈耀宇没有想到辅导员老师几乎是盯着用人单位推荐,更不曾料到袁毓秀老爸的朋友还给相关熟人打了招呼,陈耀宇只认为是他个人资料上的成绩抢眼,见面时竟一次比一次自信,在惊喜之余还有了得意。他丝毫不知道两家报社来的人都否定了他。否定的理由基本一样,嫌他只是对课堂上学过的内容熟悉,课外的知识大多不及格。两家报社来的人都有招聘人的经验,一个字也不给陈耀宇透露。陈耀宇自我感觉更好,以为就等着接通知了。

报社的消息反馈到辅导员老师那儿时,陈耀宇还在独自沾沾自喜。反倒是辅导员老师在替陈耀宇暗暗着急。老师清楚,这次上门招聘,很可能就是对本届毕业生的最后一次,别的人落选,辅导员老师会难受,陈耀宇落选,辅导员老师会特别难受。

辅导员老师就一家一家去看招聘单位,老师看见《大西部日报》来的方总只简略地见了两三个人,显得兴趣很低。辅导员老师问方总为啥兴趣不高。方总说:“特点突出的人太少。要办特色鲜明的报,需要特殊的人才。与众不同的报纸才好卖。”辅导员老师就说我这儿有一个特点突出的学生。方总问突出到什么程度。辅导员老师顾不得细想,信口说这个同学不仅成绩名列前茅,看问题的眼光也几乎和全班同学不一样。方总眼睛一下亮了,朝桌上一拍:“见见这个同学!”

听说有第三家报社要见人,陈耀宇以为自己真的成了香饽饽,朝方总屋里走的时候都有点挺着肚子晃肩头了。

方总像刚从宠物市场出来的顾客,反复打量面前的商品。方总问陈耀宇:“你估计我会不会选中你?”陈耀宇回答:“除非你们不喜欢用有才华的人。”辅导员老师特意站在窗户边旁听,听到陈耀宇这么回答,心里顿时揪紧了。

方总开始提问。方总提问题的内容和其他报社来的人不一样,方总不问报业知识,不问工作态度和设想,方总问:“你是读者,你喜欢读什么格调的文章和哪方面的内容?”

陈耀宇正在非常自信的情绪中,说起话便有些随心所欲:“最不喜欢黑板报一样的报纸,如今街上买报的都是自己掏钱,除了病态心理的读者,没有人愿意花钱买吹捧文章和表扬稿来看。”陈耀宇大着嘴把见过的几家报纸很直接地贬了一通,还一副颇具知识面的样子,谈美国的《国家》杂志:“那是一份自称天职就是抗议所有不正义的刊物,被誉为‘美国的良心’,所以那份杂志才会在市场经济中长久生存。”陈耀宇慌着卖弄,忘了方总问的是报纸,不是杂志。

方总不笑也不插话,等陈耀宇闭上嘴才点头补充:“那份刊物已经130多岁了,仍然活着。”陈耀宇听到方总知道的不比自己少,才猛地想到面前这人不是普通听众,是报社老总。陈耀宇的语气稍微收敛了一点。

这次是陈耀宇当天经历过的三次面谈中时间最长的一次。辅导员老师在窗户边听得一头雾水,搞不懂这么聊下去如何与招聘靠边。

终于,方总谈到聘用的内容了。方总用老总才可能具备的气度告诉陈耀宇,现在的用人单位都时兴先试用,试用半年,期满才考虑正式聘用。我个人表示欢迎你到《大西部日报》来施展才华。陈耀宇听了,不说感谢话,也不说很荣幸,他说:“你们那报纸办在什么地方,有几个版面?”这么说话,连旁边的辅导员老师心都凉了,担心陈耀宇会失去最后的机会。

偏偏方总喜欢这种只在意自己感觉,不在乎天高地厚的德行,方总指着陈耀宇说:“等通知吧,其他话到了报社再谈。”

陈耀宇像已经拿到用人合同一样兴奋,与方总和辅导员老师分手,独自走在校园大道上,一路踌躇满志,心里想到:做人,缺啥都不能缺才气。现在,要让陈家山沟的乡亲们清楚,沟里的陈耀宇是个有才的人,还要让“蔚蓝色”明白,和她一起回答老师提问的陈同学是个什么样的人才……可惜,不知道“蔚蓝色”现在在哪里,无法联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