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笛悠悠霜满地”,均化用王之涣诗——“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等等,只是把征夫别恨明确点出而已。
诗词中离别表现形态是千差万别的,而与离情别绪相关的语汇就极为丰富。“孤城”、“玉门关”蕴涵的别绪是属于征夫一类人的,同样性质的还有“关山月”。《乐府解题》:“关山月,伤离别也。”特别是表现征夫思家、思妇怀远之情。“关山”与“月”二词在边塞诗词中经常可见,无不含蓄此意味。如徐陵《关山月》“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王褒《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卢思道《从军行》“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王维《陇头吟》“陇头明月夜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等。林庚先生说,“这个‘月’、这个‘关’、这个‘山’,从秦汉一直到唐代,其中积累了多少人们的生活史,它们所能唤起的生活感受的深度与广度,有多么普遍的意义!且不说一首完整的诗,就仅仅‘关’、‘山’、‘月’三个字连在一起,也就会产生相当形象的联想。”
若涉及游子之离思,则有“浮云”、“落日”、“转蓬”一类语汇。“浮云”一词见汉古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苏李诗“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故此辞多用于友人朋辈间。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杜甫《梦李白》“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皆系其例。
还有“春草(或芳草)萋萋”一词也与游子思归相关。须识得此词出自“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方才会得崔颢《黄鹤楼》“芳草萋萋鹦鹉洲”句不仅是写眼前所见之景,而且写出由眼前所见春回大地的景象而兴发感动,产生出一段游子思乡的情绪,此即宋人所谓“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秦观),故紧接便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浩叹。至于苏东坡“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的“芳草”则另有出处,那就是屈原《离骚》中灵氛的告语:“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据说朝云在惠州歌此二句便泪落衣襟,她显然是把东坡比屈原,而不像某些选本所注,认为是“揭示了封建社会做妾的女性怕遭遗弃的忧虑”(见陈迩冬《苏东坡诗词选》)。据说朝云死后,东坡终身不复听此词(《林下词谈》),正是“朱弦已为佳人绝”(黄庭坚句)的意思了。
“碧云”一词,则与情亲间之相思有关。语出江淹“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例如杜牧《寄远》“前山极远碧云合,清夜一声白雪微”,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晏几道《鹧鸪天》“碧云天共楚宫遥”,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等。至于李益《鹧鸪词》:“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之“湘云”,亦即“碧云”。
“秋风”一词则往往兴起倦宦思归之意,出典在《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张籍《秋思》的“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即言因秋风而起挂冠归去之意,不得已而作家书。戴叔伦《题稚川山水》的“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亦指欲归之思。雍陶《和孙明府怀故山》“夜半见月多秋思”,“秋思”亦即“秋风思”也。
至于“归雁”一词所蕴涵的思归之意,适用范围更为广泛。武后一朝有七岁女子《送兄》诗云:“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明点思归之意。李涉《润州听暮角》“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所表现的,就蕴藉得多,然仔细品味,那不正是诗人有家未归,而天涯海角越走越远的写照吗?韦应物、刘禹锡、赵嘏各有闻雁诗,措意皆同。古人认为秋雁南飞不越衡山回雁峰,诗人钱起依据于此,由归雁想到其栖息地——潇湘,又从而联想到湘灵鼓瑟的神话传说,及瑟曲《归雁操》,于是写成一首朦胧的诗: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钱起《归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