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问如何稳定和壮大中等收入者群体?

中国经济转变100问 作者:中国人民广播经济之声编


国际经验证明,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形”结构,稳定性要远高于“哑铃形”或“金字塔形”结构。因为中间阶层的壮大,不但有助于缓和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对立情绪,也有利于经济的均衡增长。

但有学者指出,目前中国1%的家庭掌握了超过40%的财富,统计显示,2009年收入低于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人群比例高达62%。这部分低收入人群主要在农村。所以,中国现在的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类似于一个宽底座的金字塔,与“橄榄形”收入分配还有不小的距离。

这样的收入分配结构不仅不利于社会稳定,还极大地影响了内需和消费的扩大,导致我国消费开支对GDP的贡献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改变当前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让“中等收入者占多数”。2010年4月1日,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进一步强调,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

● 深入采访

记者:就中等收入群体如何稳定壮大的问题,记者最近在北京街头采访了不少市民,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算不算中等收入者。

市民:中等收入是什么概念?

记者:有经济学家统计,年收入在6万到20万元之间就算。

市民:6万~20万元算中等?达不到。

记者:由于这个最基础的问题不清楚,多数人只能大致估计自己属于哪个阶层。身为80后的李晨说,要稳定和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大学毕业生、农民工这些群体应该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并为之解决后顾之忧。

李晨:最起码现阶段来讲,扶持中小企业,解决底层人员和像我们这样踏入社会时间并不长的这些人的就业机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我们以及我们的家人都息息相关。

记者:记者发现,在接受采访的人中,几乎一半人的回答都集中在扶持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方面,因为很多人都觉得缺乏稳定感,一位姓周的男士说,自己虽然月收入有三四千元,但在高房价等因素的压力之下,看不到明天。

周先生:一般的打工者,比如说我在私企工作,我拼命工作、天天加班,我不知道老板什么时候给我涨工资,老板的公司还开不开,这些我都不知道。

记者:这些人收入低、不稳定,而另一方面,垄断行业工作者的收入却很高,记者采访了一位姓郑的男士。

郑先生:银行等单位可能随便一个员工一个月就有四五千元钱,我觉得很不公平,应当作一个调节吧。从记者的采访中可以看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存在着较高的收入分配不均等,以及比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

人们希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同时调节垄断行业的收入水平。概括来说,就是“提低、扩中、调高”,这正是本次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

然而,没有一个社会普遍认同、符合中国国情的“中等收入”标准,也就难有一个决策的依据。

在标准明确的基础上,“提低、扩中、调高”的具体措施才能够顺理成章。现阶段只有完善分好“蛋糕”的制度建设,才能进一步提高做大“蛋糕”的积极性。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认为,这其中,“扩中”最重要,也最难。张车伟:首先,从整体来讲,在初次分配当中,我们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还没有完全地建立起来,我们的中等收入群体主要是拿工资的劳动者;其次,我们再分配的手段当中也不利于我们中等收入者的收入增加,比如说我们的个税起征点偏低,就使得中等收入者的劳动收入进一步降低。在这两个难点中,如何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至关重要,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解决大部分人的就业的同时,如果不能够持续涨工资,就意味着大部分人看不到成为中等收入者的明天。

因此,这里的关键就在于,要提供宽松的政策和融资环境,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做强做大,使它们有能力涨工资。

同时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并且通过个税改革等手段进一步调节,不能让财富成为群众的负担,不让中等收入者成为房奴。

对于一个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保证各收入群体之间的充分流动,培育低收入群体顺利向上流动的机制,让每一名社会成员看到拾级而上的希望,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路径。

● 权威声音

徐宪平,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要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要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同步。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将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制定具体的目标。张车伟,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工作,是我们“十二五”当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还是要调整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收入占比下降的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等收入者占全国的比重;另外,我觉得从分配的角度来讲,我们还应该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改革税收的一些体制,同时还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村的发展依然是个关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