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兵买马,构建套利大家族
到了20 世纪80 年代初,约翰·麦利威瑟已经是所罗门兄弟公司最耀眼的年轻明星之一了。这位长着一张羞怯而又无情的扑克脸的年轻人,将一个交易员所必需具备的交易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加入所罗门兄弟公司前,面试过他的所罗门兄弟公司合伙人约翰·麦金托什说:“约翰有一副铁石心肠,你根本猜不到他到底在想什么。”约翰·麦利威瑟以前的同事,也就是《说谎者的扑克牌》(Liar’s Poker )一书的作者迈克尔·刘易斯在他的书中,对约翰·麦利威瑟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
不管交易是赢还是输,他的表情永远都那么的冷漠。我想,他确实有一种常人所不具有的能力,使得他可以很好地控制大部分交易员都无法控制的两种情绪:贪婪和恐惧。他在一群极端自私自利的人当中,显得像贵族一样卓尔不群。
但《说谎者的扑克牌》有一个很大的瑕疵,就是用了大篇幅对约翰·麦利威瑟的一个传闻作了一番浓墨重彩的渲染:约翰·麦利威瑟胆大包天地用扑克牌,与大名鼎鼎的约翰·戈特弗伦德豪赌了一把,赌注是1 000 万美元!这绝对是凭空杜撰出来的!事实上,约翰·麦利威瑟绝对不是一个鲁莽冲动的人,而是一个工于心计、精于算计的赌徒。他绝不会向别人透露他的内心世界。他要么不出手,要么出手就务求必中。即使在共事这么多年以后,约翰·麦利威瑟的同事们都依然对他的背景、他的过去以及他的家庭不甚了解。他的一位同事曾这样评价过约翰·麦利威瑟:“他是一个画地为牢的人。”一件真事可以为这句话作解释:就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成为全世界媒体的头版头条时,《纽约时报》的一位专栏作者想了解约翰·麦利威瑟是否有兄弟,以便从他兄弟身上探究一下约翰·麦利威瑟的内心世界。但因为约翰·麦利威瑟把自己隐藏得实在太好了,这位专栏作家在询问了他的好几位所谓的“朋友”以后,很搞笑地宣布:约翰·麦利威瑟根本就没有兄弟,而是一名独生子!尽管不露声色是成为优秀证券交易员必备的前提条件,但约翰·麦利威瑟还缺少一种他在高中时代发展起来的那种非常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正是这样一种极其重要的人际关系,才使得他那些如所罗门兄弟之类的前辈,能够傲然同跻,名扬后世。
约翰·麦利威瑟的答案非常简单:更多地雇用那些更加聪明、能够将市场视为一门严谨科学的交易员,而不是一群废物来进行交易。在他看来,在学术界到处都可以找到数学天才,这些年来,这些天才们发表了许多大部分人都看不懂的市场分析报告。此后,华尔街开始招募这些数学天才,但大多数人仍然只局限于做研究工作,因为人们认为,只有在研究室中,他们才不会受到其他人的伤害。在华尔街,这些数学天才被戏称为“数字虫”,人们普遍认为,这些人并不适合从事属于人类的“交易游戏”。但约翰·麦利威瑟却并不这么认为。所罗门兄弟公司政府债券交易部门的负责人小克雷格·科茨是一名非常典型的交易大厅交易员:高大、英俊、和蔼可亲,喜欢和客户打成一片。尽管他在上大学时曾经受到过被开除的处分,但这位篮球好手对他所从事的交易充满了热情,他是用他的心来从事交易。但小克雷格·科茨所具有的这种热情,却正是约翰·麦利威瑟想要清除掉的东西。他更喜欢学者们用那种严谨、高度量化的方法来处理市场交易活动。
也许,华尔街的大多数人永远都不会明白学术世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但是,约翰·麦利威瑟这位拥有芝加哥大学MBA 学位的数学老师,却对这个世界乐此不疲。也许,这才是他最大的优势。1983 年,约翰·麦利威瑟与哈佛商学院的一位助理教授、在麻省理工学院受过严格训练的、性格十分讨人喜欢的艾里克·罗森菲尔德通了一次电话,请他推荐几位学生。艾里克·罗森菲尔德的父亲是麻省康考德市一位小有成就的理财经理,他本人则是一位计算机奇才,当时就已经使用计量方法进行投资和交易了。但由于表达能力不行,艾里克·罗森菲尔德讲起课来总是干巴巴的,所以,聪明绝顶的他在哈佛一直郁郁不得志。加上他长得十分瘦小,戴着一副大眼镜,从远处看就像一只四眼老鼠,使得学生们对他的态度很坏。“他们对他的态度非常恶劣。”艾里克·罗森菲尔德昔日的一位同事回忆说。当正在批改考卷的艾里克·罗森菲尔德接到约翰·麦利威瑟的电话,知道年薪可达3 万美元以后,他欣喜若狂并毛遂自荐。10 天以后,艾里克·罗森菲尔德就到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债券套利部门上班了。
约翰·麦利威瑟招兵买马的行动并没有就此停止。就在艾里克·罗森菲尔德加盟后不久,他又招来了好几位水平一流的专家和学者:伦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伊朗裔美国人维克多·哈格哈尼;曾经帮助比尔·克林顿竞选阿肯色州州长的麻省理工学院金融博士格利高里·霍金斯;艾里克·罗森菲尔德哈佛商学院的同事、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思路极为敏捷、极具数学
头脑的经济学家威廉·卡拉斯科。但在所有这些专家和学者当中,最乏味但也是最聪明的人当数麻省理工学院双博士劳伦斯·希利布兰德了。最初,聘用劳伦斯·希利布兰德的是所罗门兄弟公司的研究部门,一个被公认为最适合劳伦斯·希利布兰德这种“数字虫”待的地方。但约翰·麦利威瑟很快就把劳伦斯·希利布兰德调进了他负责的债券套利部门。正是这些人,组成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日后的核心人物。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些书呆子(不包括约翰·麦利威瑟),很快就融入了华尔街。他们把有史以来所有能够得知的债券价格,一股脑儿地输进了他们的电脑,并对所有债券的历史表现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类和剖析。在此基础上,他们建立了一个模型,用以对债券未来的价格走势进行模拟和回归分析。一旦市场价格出现些许背离,他们就可以从模型中得到警告。
当然,这一模型并不会“命令”他们进行交易,模型只是提供了一个背景性的论据,让人的大脑去进行思考。他们把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搞得极其简单化:2 年期公债的收益率也许和正常的10 年期债券的收益率非常接近;与某种外国债券相比,在正常情况下,某两种债券之间的利差非常小。事实上,模型将市场极其复杂的变化,压缩成了一个非常清晰明了的科学结论。正如套利部门的一名成员所说的那样:“模型把债券世界各种要素的变化(收益率曲线形态、股票波动幅度形态、利率波动形态)统统告诉我们。而所有这些变化,都是金融市场对这些要素彼此发生冲突所作出的回答。” 在他们看来,每一种价格都是对市场变化的一种“描述”,如果两种价格之间存在冲突,那么,套利的机会就会出现。
如果没有以下两个令人兴奋的条件的话,约翰·麦利威瑟及其套利部门的这种试验注定会遭到失败。但幸运的是,他们拥有了这两个条件,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第一,这些教授确实绝顶聪明,并极为精通套利交易。而在市场中,尤其是在那些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中,机会俯拾皆是。这些教授认为,机会是由于市场缺乏效率而形成的。如果一个市场效率很高,所有的价格都是正确的,那么,所有的人都不会去进行交易。但由于他们从事交易的市场仍然是一个不完善的市场,价格往往并不那么正确,所以,市场机会确实很多。更加重要的是,这些教授们从学术界引进了一条金科玉律: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市场都会变得越来越富有效率。
他们尤其相信,市场具有一种倾向,即风险较大和风险较小的两种债券之间的利差会变得越来越小,这一观点是很符合逻辑的。因为利差反映的是变数较大的资产所具的不确定性,既然市场会变得越来越有效率,那么,高风险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其价格也就会越来越稳定,所以投资者要求得到的风险溢价(risk premium )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小。例如,在20 世纪80 年代初,互换利率交易(swaps ,一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利差约在2 个百分点。“他们看到这种情况出现后说,‘这绝对是不正确的,这些债券绝对没有这么大的风险。’”约翰·麦利威瑟套利部门的一名新成员回忆说,“他们认为,肯定会有某种力量使市场恢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