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儿科医生对洗澡的看法

新育儿百科 作者:(日)毛利子来


小儿科医生对洗澡的看法但五十岚先生的调查还是让我们明白了许多事实,这些事实成为有益的信息。比如1994年做的调查时,对当时小儿科医生对洗澡的看法进行了调查。

其结果是,88%的医生认为感冒的孩子可以洗澡,但认为可以无条件地洗澡的只占其中的5%,其他医生附加了某些条件。72%的医生以不发烧为条件,27%的医生以症状不严重作为附加条件。我个人认为,患儿身体酸软无力或孩子不想洗时不要洗。除此之外,即使发烧也可以洗。我一直这样指导我的病人,至今为止还没发生过问题。

五十岚先生也说:我自己特别爱洗澡,即使感冒发烧到39℃,我也是洗了澡才进被窝。我对自己的四个孩子也一样,从他们小时候起,即使他们感冒了也不禁止他们洗澡。孩子们也是即使感冒了也很想洗澡。这不是科学的结论,完全是个人的经验,我以及我的孩子从未有过(因洗澡)感冒迁延不愈或闹得厉害了的情况。(《小·大·弱·强》第33期)这段表述也与我的情况相吻合。因此,我认为感冒时洗澡是没问题的。但让我们来想一想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对洗澡如此关心。比起洗澡更要关注的是浴后着凉原因之一是过去洗澡的条件跟现在比差得多。我小时候是去收费浴池洗澡。冬天的夜晚从浴池回来的路上非常冷,有时会着凉。

另外,去我爷爷家时,洗过放在院子里的叫做五右卫门浴缸的一种大桶式的浴缸。先在屋子里脱了衣服,赤裸着身体跑过院子,然后跳进浴缸里。这样洗澡也有可能造成浴后着凉。即使洗澡本身不会使感冒严重,浴后着凉也会让感冒加重。人们会不会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禁止感冒时洗澡的呢?饮食该怎么办?关于饮食也是一样,主治医生会对慢性病患者给予这方面的指导。但对于普通的感冒,这方面的指导就比较少了。其实,不必想得过多,和平时差不多就行,但也有人认为:“要给孩子加强营养,让他快些好起来。”我想告诉大家,这样的顾虑是不必要的。关于生病时要避免洗澡的认识为什么生病时要避免洗澡,除了前面说过的过去洗澡容易着凉以外,还有一个比这个更有意思的原因,那就是在日本,洗澡曾经是一种仪式。

我从人类学家大贯惠美子女士的著作(《日本人的疾病观》)中了解到了这个事实。大贯女士说:“日本人通过洗澡来清洁自己的身体,以迎接夜晚的到来。”确实如此。我白天洗澡时总觉得不对劲,但晚上洗感觉就很安稳、踏实。这大概就是洗澡本身具有一定仪式性的缘故吧。关于生病时的洗浴,大贯女士是这样说的:白天洗澡被人们认为会引发疾病。即使是轻微的感冒也应该避免洗澡。在家庭里都是妈妈根据家人感冒的轻重来决定是否洗澡。如果感冒复发,就会被归罪于感冒没好利索就洗了澡的缘故,妈妈会成为全家攻击的对象。在医院的接诊室里,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对话也经常涉及感冒的话题。

患者经常会问我可以洗澡吗?

或什么时候才可以恢复洗澡等,也有时是大夫对病人进行有关洗澡方面的指导。当时,能否洗澡被当做病情轻重的间接指标,如果大夫说你可以继续洗澡,也就是向你传达出你的病情不重,这样一个信息。另外,允许你恢复洗澡就成了你病体痊愈的一个象征性的信号。病人就会泡在浴缸里,清洗身上的病态,重归健康。以上说明令人信服。可不可以洗浴成了判断病情轻重的指标,人们当然就很在意了。再加上洗浴同时也是清洁自身的仪式这种说法,我们就更能明白病人不可以洗澡这种想法的由来了。

大概古人认为,生病时的身体是不洁之物,而且不洁之物是不可以进到浴缸里的吧。不管怎么说,在日本前面一个人洗过之后,后面的人还要泡在同一缸水里,所以人们就认为得了感染性疾病的人泡过以后,后面的人再泡就会被传染。即使是在现在,还有人担心黄水疮(→p852)和水疣会不会通过浴缸在孩子之间传播(我认为实际上不存在浴缸传染的风险)。

结果,在洗澡问题上的清洁仪式和医学上的影响这两种想法被搅在一起,使感冒时洗澡会加剧病情这样的说法广泛流传。如果孩子不想吃东西请不要硬让他吃像我们这样在战后物质贫乏时代长大的人,提起往事总会说:“我们那时有些东西只在生病时妈妈才给吃呢。”那是比生病时可以吃到白兰瓜还要早一个时代的生病时可以吃到苹果和香蕉的时代。

我们还会想起生病时,可以把固体饮料沏到自己喜欢的浓度来喝。那时的孩子普遍营养不良,所以生病时给孩子补充点营养也许是有道理的。但现在的孩子几乎都可以说平时就处于一种营养过剩的状态,所以没有必要因为生了病就额外给他补充营养。感冒时往往食欲会下降。可有些家长认为,如果不好好吃饭,病就好不了,因而不断地硬要孩子吃东西,我认为这只能说是胡闹。

食欲下降是因为大脑做出了现在要与感冒作斗争的决定,所以消化器官要减掉部分工作,而调低了食欲,这样想才是正确的。所以,基本原则是顺应“孩子的食欲需求”,给以适当的饮食。遵循他想吃就让他吃,不想吃别勉强的原则就行了。药品和水分的给予与饮食有关联的问题还有:“孩子不想吃饭时,餐后的药怎么给他吃?”确实不吃饭就没有餐后了,这种时候只要在平时大概的吃饭时间前后给孩子吃药就可以了。也许有家长担心不吃饭就吃药,会不会伤胃?不会有这种事的。

只要多喝点水就可以了。还有一个问题是,孩子高烧时,大夫就像口头禅一样会嘱咐家长多给孩子喝点水,但如果孩子本身不想喝也不必勉强。大夫的考虑是,发烧会出很多汗,应该补充水分,但如果没有同时发生呕吐、腹泻等症状,一般不会脱水,所以不必勉强孩子喝水。如何应对孩子的发烧发烧对身体来说很重要首先请大家牢记这两条:不管发多高的烧,也不会因为发烧而死亡,以及不管发多高的烧,对大脑也没什么影响。当然,危及生命的重病也会发高烧,并造成死亡,但那不是因为高烧造成的。

会给大脑留下影响的脑炎、脑病发高烧时会侵害大脑,但也不是因为高烧侵害了大脑。普通感冒或扁桃腺炎即使发高烧也不会对任何地方有什么坏影响。其次,请大家明确一点,发烧是为保护身体的防卫反应。所以如果用退烧药退烧的话,会让病原微生物活下来,延长病程。另外,发烧还是发现疾病的机会。让我们反过来想想不发烧的不利,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减退造成反应迟缓,即使得了肺炎有时也不发烧。如果我们认为没发烧就不是肺炎,就会错过发现肺炎的机会。

因此,我们从这个例子中也能明白发烧的警告反应作用。用强力退烧药人为退烧,我们会误以为病好了,有时还可能导致疾病趁机暗中发展的结果。所以,发烧这种现象对身体来说是一种需要,那种认为绝对不能让孩子发烧的想法是错误的。儿童发烧的特征下面让我们看看小儿发烧的特征。儿童发烧与成年人相比其特点是很容易就烧得很高。成年人在大脑的视丘底部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这个中枢的作用是控制体温不要超过39℃,所以成年人很少出现39℃以上的高烧。

可是一般认为孩子的这个中枢发育还不成熟,所以一下子就会烧得很高。婴儿甚至可以因为穿的衣服过多,或室内温度过高而体温升高。所以,如果是成年人高烧到40℃就可以认为得了体温调节中枢都失灵了的重病;而如果是孩子,即使烧到40℃,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令人怀疑有什么重大问题。比如姐姐和弟弟同时发烧,姐姐烧38℃,弟弟烧40℃,也不见得弟弟的病更严重。另外,连续几天发烧,有的情况是高烧一直持续,有的情况则是早晨体温下降,到晚上再高起来,也就是体温有升有降,这两种情况都存在,但说不上哪一种更严重。即使以上我说了这么多,但我知道仍然消除不了家长们对发烧的恐惧。

因为我知道美国有个医师协会,他们致力于减少人们的发烧恐惧症,发起了发烧不可怕运动,但收效甚微。但我希望家长在孩子发烧时,先默念三遍“发烧不可怕,发烧不可怕”。同时对自己说:“如果只是发高烧,是没必要马上去医院的。”很少有夜间突然高烧,等不到转天,必须马上去医院的重病。比如星期天开始发烧,在家观察到星期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没问题的。下面我再告诉大家什么情况无大碍,什么情况必须马上去医院。首先,幼儿如果还有精神玩耍就不要紧。这种情况观察他2~3天都不会有问题。即使他不玩,只要还有心思看电视就没问题。其次,如果是婴儿,只要他情绪好,也愿意吃母乳或牛奶,体温再高也没关系(3个月以下婴儿除外)。必须马上去医院的情况我再列举出必须马上去医院的情况(参见“各种症状指南”之“发热”部分)。

体温很高,但脸色发青,瘫软无力(如果脸色发红、呼呼气喘则不必太担心)。不住地深咳。呼吸困难,呼吸时肩膀耸动。反复呕吐。昏昏沉沉,持续处于叫他也没什么反应的状态。

3个月以内的婴儿。经历过一两次孩子发烧,也许还培养不了家长判断是否是紧急状态的能力,但每次孩子发烧都请仔细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培养出“这次与以往不同,可能比较紧急”的直观判断力。在我的诊所里,我让爸爸妈妈们利用婴儿突发性出疹子来练习如何应对发烧。像我这样长期从事小儿科医生工作的人,一看正在发烧的婴儿就能明白,八成左右都是突发性发疹。这时我就会这样告诉爸爸妈妈们:“这种发烧的原因八成左右都是突发性发疹,发烧3天以后自然会退下来的。烧退下来以前,你们可能会很担心,但你们能不能忍着不用退烧药,等烧自己退下来呢?这样经历一次,你们对发烧的恐惧就会一下子降低下来。”这时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会同意这样试一次。经历过一次以后,爸爸妈妈们就会希望等着孩子自己退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