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强调效率也是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一种暗示,激励他们去充分发挥现阶段国有企业最需要的企业家精神。目前国内相当部分的国有企业的领导者爱岗敬业,企业家精神十足、锐意进取、刻意求新、决策果敢,以控制和制约为主基调的内部控制机制会制约这部分企业家的激情。此外,过度强调控制不易激励各个层面的管理者去追求效率,使部分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观念的各级管理者更加守身如玉,磨灭进取的锐气。 在此,我们强调以效率为主基调的内部控制,目标之一是使政策、流程更加符合国有企业目前的需要。
我们强调的效率不是局部的、短视的效率,而是整体的、长期的效率,这就要求企业家在内部控制建设的过程中,审时度势,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把握长期的效率与短期控制之间的平衡,使企业高效、稳健、均衡地成长,这时需要考验企业家智慧的挑战。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强调释放效率的同时,不能忽略效果这个同样重要的元素。效率的产生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制约的决策权力,一种是有序、快捷的运作。前一种情况可以产生效率,但是不一定能产生效果;后一种除去产生效率外,也对效果有合理的保证。我们在此强调的是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对权力有相对制约,并能够有序、快捷运作的效率。所以,国企在内部控制建设的过程中,在通过权利分配、权力监督和流程等手段规范国企领导人合理使用决策权力的同时,一定要关注流程的简洁和权力分配与监督的适当性。
2. 经营合规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经营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风险敞口,因此,企业需要有相应的机制来保障企业的经营运作是在合理的法律、法规框架内。合规经营是国家对国有企业最基础的要求,也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作为国有企业,应该是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典范,在国家大的法律法规框架下运作。因此,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设置一系列的政策、程序、流程保证企业的经营在法律、法规、监管允许的范围内。
3. 资产安全
经营过程中经常发生非消耗性资产损失,这种损失主要是由舞弊、经营失误、行为失当和保管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国有企业的资产安全目标,是对受托代理人(管理层)提出的最为基础的要求之一。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基本的行为规范、适当的岗位牵制、正确的业务流程以及通过银行对账、账账核对、实物盘点、付款审核、不相容岗位分离等一系列资金管理与实物资产管理的控制措施,实现资产安全目标。
4. 报告可靠
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债权人、商务伙伴、公众股东等的外部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内部管理决策的重要支撑。尽管财务欺诈、报告失真不是安然、世通等企业失败的根本原因,但是,失真的财务报告,会掩盖高速发展期的企业风险,导致高授权所依赖的信息集合系统失灵,相应的内外部监督体系扭曲或失效,使内部控制机制失去基础保障。从外部看,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与经济中的地位也决定了,如果其财务报告失真,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与危害性也将是巨大的,因此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绝不可轻视。
强调效率并不意味着偏废其余的基础目标,因为基础目标给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了基础的保障,也为提升效率提供基础的支撑。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在国企内部控制构建初期,上述三个基础目标的实现,还是相当关键与艰巨的,这与目前国有企业普遍相对薄弱的管理基础,以及较为模糊的制度化运作习惯相联系。随着企业管理提升与走向成熟,效率目标将作为内部控制机制永恒的主题,而三个基础目标已经自然、顺畅地实现,不再作为内部控制体系自我调节完善、实现高端境界的管理重点,这是我们将传统内部控制理论提出的三个目标,设定为基础目标的假设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