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 Ⅰ?性格短板害死你(5)

命运与你的短板有关 作者:侯清恒


 

有这种猜疑心理的人对别人总是抱有不信任态度,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人生带有很大的虚伪性,因而很难有什么信任度可言。这种短板令他们总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人,对人存有戒心,自己不肯讲真话,戴着假面具与人交往,时刻猜疑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带着这种心理的人实际上是不可能交到挚友,反而会自囿于自己的小世界之中。因此,疑心是交友的大敌,它会使双方之间经常处于怀疑他人的紧张戒备状态,防范犹恐不及,哪里还有精力和心思去增进相互了解。它也是成功的大敌,有这种性格短板的人大多无法理智地分析时局和形势,却整天担心一些不确定的琐碎问题。

疑心,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也是一种消极的心态短板,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多由于其生理气质没有得到健康正常的发展,没有乐观通达的处世态度和坚强的自信心理,结果忧心忡忡,一步一步地内向化,也使自己经常处在自我封闭状态。这种人不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完整的个性世界,哪有人会有闲工夫专门去搬弄别人的是非呢?这种人总是用一己的狭隘偏见为尺度去衡量所有的人,即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人人都像他一样思考,有一样的见解。因此,无端猜疑这块短板会导致一个人交际、事业都郁郁不得志。试想什么人愿意和一个神神道道的人共事呢?

其次是“心私则生疑”。这里的私主要是指自我意识太强,对周围人们的议论比较敏感,担心别人背后说不利于自己的话,于是疑神疑鬼地陷入一种自我恐惧、自我防卫的错误中。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这是一块非常令人反感的短板。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错综复杂,即使双方感情或友谊深厚,也难免有时会发生误解。于是错误地理解他人的言行,轻信流言飞语,造成疑心重重。

总之,不了解人、不了解世界、缺乏判断力是造成好猜疑、神经过敏、判断错误、发生误会的主要原因。因此,克服多疑,克服神经过敏的短板,就得从走出以自我为中心开始。努力克制无端多疑的短板,把自己从内向的趋势拉转到外向的趋势,面向外部世界,面向他人,以真诚的心去交往、去了解,以获得对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准确判断,彻底摈弃多疑的短板。

其实,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不能理解的,没有一件事是不能理解的。如果你怀疑某个人、某件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与那个人交谈,坦诚而友好地与他交流自己的看法,获得真实的认识,从而达到理解。一旦理解了,也就不会再挂在心中,不再记恨那一切了。要想消除多疑的短板,最好去面对面地沟通,这比任何旁敲侧击,迂回了解、间接道听途说都省事而见效,而只有真正地消除了多疑的短板,也才能在各方面都有所成就。

相信别人,相信自己,相信这个世界。走出神经质和绝对化的阴影,从心里将多疑的短板彻底驱逐出去,这样你才会拥有那份轻松快乐的心情,才会拥有和谐完美的人生。

6耽于奉承让人迷失做人本性

在人的自我意识中,存在着对自我评价过高和对自身弱点、缺点缩小化的倾向。人们在许多事物面前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的态度,但是,当人们面对恭维和奉承或是一点小小的赞美时,就很难不陶醉其中。耽于奉承,在恭维面前不能自已,这是一块致命的心理短板。

伊索寓言里乌鸦经不住狐狸恭维自己“羽毛美”、“嗓子动听”,竟张开嘴唱歌,结果失去了嘴里的肉。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这种自高自大、容易上马屁精的当的弱点,普通人物听到赞誉之词飘飘然,大人物亦在所难免,许多人的身上都存在着这种心理短板。地位越高,权柄越重,越容易受到这块短板的压制,也就越有可能对事情认识不清。许多小人正是利用人性的这一弱点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许多大人物最终落马大多是被这块心理短板所累。

前不久,有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局长刚刚走马上任,头一桩事就是找人谈话,了解情况。这个机关的一位处长出差归来,主动找局长,恳请局长对自己提意见。局长便根据反映,向他指出:“不少同志提到你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不敢秉公直言,有点阿谀奉承的味道,希望你能注意改进。”

那位处长急忙解释道:“局长,您真不知道,前任局长有多主观,多自信啊。他根本听不进不同的意见,我只能顾全大局,违心顺从,如果领导都像您这样谦虚随和,善于纳谏,那该多好。”

“这倒也是的。”这位局长听完莞尔一笑,对这位处长也青睐有加。

这件事情耐人寻味,奉承手段居然能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人性的弱点又是如此愚昧可笑。耽于奉承,这块短板能令一个人丧失判断力,听信谗言,别人小小伎俩就能左右了他的意见,不知不觉中早已陷入人生的沼泽中了。

人们普遍喜欢溢美之词,这块致命短板使得他们对批评和指责有一种本能的、甚至是顽固的反抗心理。

虽然中国历代朝廷常设有谏官,但真正虚心纳谏的皇帝却屈指可数,听信谗言、荒淫国政的倒是不少。史书上有许多君王听不得大臣的谏言,甚至杀戮谏臣。殷代的贤臣比干,因为对纣王的荒淫无道多次进谏而被杀,其尸体被剁成肉酱。春秋时期,吴国的贤臣伍子胥因为屡谏吴王夫差,夫差恼羞成怒,逼伍子胥自杀,后抛尸长江。我国史官有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但史官一旦记下诸侯贵族的丑恶,便难有容身之所。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杀了齐庄公,太史照实记录:“崔杼弑其君。”崔杼只凭此一条,下令杀了太史。太史的两个弟弟先后继任史官,仍然这么记,崔杼先后又把他们杀了。

当然,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是无法彻底摆脱自我局限性的。人们虽不能完全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长短优劣,但是经过自觉努力,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认识到自己心理上的短板,从而比较客观地认识世界和自我。积极主动地去修补心理上的短板,才能正视自己的价值,从而实现生命真正的意义。

这一切都是促使人们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外部条件。在外部条件的促进下,更主要的是要和自恋自大心理作斗争,抵制奉承、恭维对心理的攻击,突破个人意识的过分膨胀。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和自己的心作斗争是难堪的。”这说明,修补心理短板是需要坚实信念和顽强毅力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实现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境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