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喋血蓑衣渡(1)

通天血路 作者:西风欺客梦


蓑衣渡是湘江上的一个渡口,在全州城东北,行陆路才十里,行水路则有十二里。过蓑衣渡五十里,即可经黄沙河水路进入湖南。蓑衣渡口大树参天,无数灌木错落其间,东岸重山叠嶂,仅有羊肠小道通行;西岸有沙滩突出河面,河床极为狭窄,兼之湘水在此急转向东,因此水不深,水流却甚是湍急,行船十分危险,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太平军如能偷越蓑衣渡,就会立刻进入湖南境内,江忠源自然要竭力阻止兵火在家乡蔓延。江忠源先向上级提供其精心设计的歼灭战计划,被清军统帅部认为不切合实际而遭到拒绝。清军与太平军血战年余,损兵折将,心里早把太平军当成不可战胜的敌人,对于太平军向湖南的挺进,不过尽人事听天命,消极应付差事,完全不信江忠源可以主动出击,一举全歼太平军。

“最妙敌人渡江去,诸君犹作枕中眠”,湘、桂边境的两万清军,均是久战疲弱,胆战心寒之辈,举措茫然而麻木,如数万行尸走肉。江忠源满腹韬略,奈何手无权柄,数万大军皆不为其所用,只得对着湘水用邵阳话骂一声,“烦操!”

江忠源再到蓑衣渡查探地形,发现时已值初夏,江水暴涨,水势更见湍急,伏击极易成功,一时间雄心万丈,决定甩开清军自己单干。江忠源自永安告病回家,已将其统率的楚勇扩充至八百人,加上听其调唤的刘长佑军,约有千余兵力。楚勇经江忠源调教,技艺精熟、奋勇敢战,虽仅千人,隐隐有数万人之功。江忠源将蓑衣渡沿岸大树伐倒堵塞江流,赶制大量木桩钉入河底,阻断蓑衣渡水路,又将楚勇尽伏于西岸。江忠源兵力甚少,无法顾及东岸,请兵于和春,不许。江忠源心知诸将皆不敢孤军悬于东岸,挡太平军兵锋,于是改请求调拨数百兵勇,由自己统率驻扎东岸,西岸楚勇交弟江忠■统率,和春等人也不许。江忠源又期待猛将张国梁赶到设防东岸,张国梁军却迟迟不至,万般无奈,江忠源只得专心在西岸伏击,心里暗自把和春等人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个遍。

冯云山先其大军查探沿途地形,也发现蓑衣渡附近江流湍急,两岸树木参天,容易被清军伏击,提议步兵于湘水两岸先行开道,其余部队、家眷和辎重则装在舟船内跟进。洪秀全否决了冯云山的提议,认为步兵先行太耗费时间,会延误攻打长沙,决定全军都乘船顺湘水而下。将所有的部队装进没有自卫能力的民船运输,没有岸基步兵和战船的保护,遇到敌人袭击无异于自杀,洪秀全的这项作战方针和二战时苏联人把坦克装在火车上坐待德国人的炮火轰炸一样愚蠢。

咸丰二年四月十八,太平军全军万余人,乘数百条船到达蓑衣渡,被江忠源设下的大树、木桩阻住去路。未及登岸,江忠源督楚勇以火炮袭击船队,炮子、火箭如雨纷下,船队大乱,进又不能,退又不得,自相撞击、沉没、被焚不少,将士溺死、烧死、轰死无数。洪秀全急令步兵登西岸还击,被楚勇一路赶杀,重又压回江中。激战间,先已在全州受伤的南王冯云山又中楚勇一炮,魂归天堂。楚勇阻击太平军长达两昼夜,太平军中最精锐的部队数千人被歼,辎重粮草全部丧失。江忠源在西岸酣战二日,清军竟无一人赶到增援,东岸空无一人,太平军残部得以从东岸撤退,逃脱全军覆没的命运。

蓑衣渡大战,江忠源以楚勇千人敌太平天国全国之兵,夺船三百艘,太平军军中精锐,来自广西最早的老兄弟,大部被杀。如果江忠源手里有更多的兵,或者和春肯从江忠源计,在东岸也设一伏兵,太平军将全军覆没。太平军本意过蓑衣渡攻打长沙,其时长沙守备空虚,如太平军万人及时杀到,清军势必救援不及,长沙必为太平军所破。故湘军诸统帅均以江忠源“蓑衣渡一战为保全湖南首功”。笔者更以为,蓑衣渡一战,是清廷战胜太平天国,苟延残喘的关键之战,“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如无蓑衣渡之战,长沙陷落,湖南尽入太平军之手,丁忧的曾国藩必不能回乡募勇甚至会为太平军所俘,曾、胡、左、李诸中兴名臣永无出头之日,历史上将不再有湘军这一支武装。太平天国尽收湖南精兵,顺江而下,国无大将,清朝必亡。湘军统帅叙战功,有“润克鄂省,迪克九江,沅克安庆,少泉克苏州,季高克杭州”,曾国荃再克金陵之说,而江忠源保全湖南,于清廷存亡,其功犹在其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