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谈国学》 柳暗花明又一村

季羡林自选集:谈国学 作者:季羡林


——纪念中国文化书院创建十周年回忆有的甜蜜,有的痛苦;有的兴奋,有的消沉;有的令人欢欣鼓舞,有的令人垂头丧气;有的令人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有的令人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中国文化书院的回忆,我却只有甜蜜,只有兴奋,只令人欢欣鼓舞,只令人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回想整整十年以前,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几个年轻教员,在系内外,校内外的几个老教授的支持下,赤手空拳,毅然创建了中国文化书院。当时,研究中国文化的风气,虽已稍有兴起之势;但还没有真成气候,后来的所谓“文化热”还没有形成。但是,这一批包括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的学人,不靠天,不信邪,有远见,有卓识,敢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山林终于被他们开辟了。到了今天,在并不能算是太长时间的十年内,他们团结了不少位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著名的学者,还有台湾省的学者,美国的华侨和华裔学者,还有一些外国学者。举办和参加了许多学术活动,出版了一些学术著作,在国内外已经颇有点名声,借用一句古老的俗语,中国文化书院已经“够瞧的”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文化是过去几千年中华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博大精深,彪炳寰宇。但是,正如人世间一切好东西一样,中国文化也遭受过厄运,碰到过挫折。太远的历史不必提了。仅就现当代而言,就遇到过两次极大的灾难,一次是五四运动,一次是十年浩劫。五四运动那一次,我认为,还情有可原。想要破坏封建、顽固、僵化、倒退的那一套东西,把国外先进的东西引进来,不能不采取些过激的手段,泼洗澡水暂时连孩子也泼掉了,不得已也。矫枉要过正,有时也真难以避免。但是,十年浩劫却是另外一码事,性质迥乎不同。浩劫的目的就在于破坏,盲目地、残暴地、毫无理智地、失去一切人性地、一味地破坏,破坏,破坏,不但把孩子泼掉,连洗澡盆也不要了。这是人类空前的悲剧,其结果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

然而,正如中国俗话所说的那样:真金不怕火炼。中国文化是真金,不但不怕火炼,而且是越炼越精,越光辉闪耀。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有头脑的(我说的是:有头脑的!)人们认真进行了一番反思,承认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而且决心发扬光大之,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为了世界人民的利益。在外国,那里的有头脑的人士根本用不着反思。他们对中国特有的所谓“文化大革命”,早就惊愕不已,嗤之以鼻,深恶而痛绝之,不用反思什么。总之,在国内外,中国文化的价值又重新得到确认。前几年发生的著名的“海湾战役”,中国的孙子兵法曾大显神通,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中国文化也不会都是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对中国文化来说,糟粕毕竟是次要的。在这里我们应该“立”字当头,而不应该“破”字当头。一字之差,天地悬殊,明眼人自会体会其中微妙而又巨大的差别。我看,这一个“破字当头”,实质上就是“十年浩劫”的指导思想。

中国文化的遭遇是这个样子。中国文化书院的遭遇也几乎完全一样。在人世间,任何个人,任何事业,在任何地区,在任何时代,总都不会一帆风顺的。前进的路上,决不会时时处处都铺满了芬芳扑鼻的玫瑰花。总是既有阳关大道,也有独木小桥;既有朗日当空,也有阴霾蔽天。这是正常的现象,“无复独多虑”。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正的团体,一定会承认这个人世间普遍的现象的。在承认的基础上,处变不惊,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古代印度哲人有一句名言:“真理毕竟胜利”(Satyamevajayate)。这真是至理名言,征之历史和现实的事实,总逃不出这一句话的。

我们中国文化书院的同仁们,是有自知之明的,我们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方面,我们不敢后人。我们院内的老、中、青三代同仁们,是非常团结的,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都认识到自己事业的正义性,我们的认识又是一致的。在内部团结的基础上,我们广交天下仁人志士和所有的志同道合者,同心协力,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我们面前的困难还不少,我们从来也没有妄想只有阳关大道。但是,起码我个人总有一个感觉,借用宋人的诗句就是:“严霜烈日都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再借用放翁的一句诗:

柳暗花明又一村。

1994年7月19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