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那样才能培养人格,培养“仁”。后来的中庸思想就来自于“仁”。什么叫中庸?孔子的子嗣子思就在孔子死后,解释了何谓中庸:“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说,万物都能在各自的位置上发展、生活,整个世界是世外桃源。
《论语》的核心思想,就是“仁”,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和谐”。孔子论仁时说,人生就怕不闻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梁启超曾经感慨说:“求仁得仁又何怨,老死何妨死路旁。”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一次次跟读者讨论明朝的“文官政治”,文官政治治国的根本就是礼,或曰德,或曰仁。
孔子的时代,礼乐崩坏,世衰道微,孔子提出“仁”的理论,就是试图重建已经被毁坏的道德秩序,恢复周礼。有人曾经做过调查,说“仁”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最多,达到一百多次。而孔子讲的“仁”,则近九十次,可以说,孔子对“仁”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其他所有范畴。“仁”不仅仅是道德上的表现,还是一种政治思想。北宋开国皇帝的一个臣子赵普就曾说过“读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
子张问什么叫仁?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里说的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这五种道德。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上班的时候也好,在家里也好,都不要抱怨,这多么像今天提倡的“和谐”社会?
孔子所说的“仁”有点类似墨子的兼爱,就是学会爱他人。他说:“仁者爱人”,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总之,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时刻想着别人。有一次马厩失火了,孔子问的第一句话就非常“以人为本”:有人受伤吗?而不是问马有事吗?
在《论语·里仁》的开篇有云,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里仁”怎么理解呢?南怀瑾是这样解释的:这个“里”字应该作为动词看,当然也指居住的地方。但是居住的地方,有处的意思。“居、住、处”在古文中,有时是表示站或坐在那里,是动词。我们读春秋战国时代著的书,经常看到“居”单独一个字。我国古代没有方桌子,没有椅子。日本人的榻榻米,是从我们中国引过去的,由秦、汉到魏,都还是席地而坐。魏晋以后才从西域传进椅子来。唐代以前我们还看到一句话——“据胡床而坐”,胡床就是椅子的雏形,从西域过来的。我们中国文化,许多名词中有一胡字,如胡椒,一看就知道这样东西是外来的;“胡”就是“蕃”,蕃茄就是外国来的。后来又加上“洋”,如脚踏车是外国来的,四川人叫“洋马儿”,甚至如病名“洋梅疮”,也是外国传来的。在明代以前,我国的医学书籍上,没有看到过这种病,可见这是从外国传进来的,而且开始由广东方面上岸的,所以又称作“广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