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也高度赞扬扶危济困的德行,认为这不仅是一种仁爱之举,而且是圣人之为;一个仁者,应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仁(爱)的要旨是讲“泛爱众”的爱人。爱人是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尊重的待人律己的理想价值。为仁由己,爱人需由己及人,由亲亲而推及人人,但要从自己做起,否则如何推及他人。无论是己还是人,爱人者及被爱者都要以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即具备道德理性的自律和自觉。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成仁”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孟子进而提出仁、义、礼、智四德和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说,倡导把仁义由孔子的道德行为规范转而向内,从内在心性上讲仁义。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对教师夫妇,某日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小偷行窃,就轻轻碰了事主一下,用眼光提醒他警惕。小偷见好事被搅,对这夫妇恨之入骨,一路怒目相向。教师夫妇胆小,不敢回视小偷,车到站,匆忙下来,赶着回家。谁知小偷不肯放过他们,跟下车,跟着走。教师夫妇非常害怕,担心小偷冲上来行凶,但他却不上来,只是远远地跟着。他们走多快,他也走多快,一路怒目相向。小偷这一跟,教师夫妇吓得不敢回家了,怕他记下地址以后报复。走啊走啊,教师夫妇越来越害怕。天色渐渐暗了,小偷还是鬼影子一样缠着他们。这对胆小善良的夫妻想不出摆脱恐惧的办法。终于,在小偷的目光里,两人一起跳进了护城河。故事在坊间流传很久,难免被演绎成多个版本。上面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版本。它的结尾有点不太符合逻辑。其实,教师夫妇有很多个选择,比如到旅馆住下,比如打个的开溜。但是讲述人还是让他们选择了死亡,这其实体现了民间对这类现象的一种深深的绝望。在坏人与好人的心理战中,最终失败的竟然是好人。出现这样的事情,原因在于不仁,在于自私。
平日里爱看赵忠祥主持的《动物世界》。我发现在动物界,相互的领地对对方来说,没有吸引力。人就不同了,人有极强的侵略性,为了争夺领地,不惜发动战争,血流成河……因为人自身以外的东西对他都会构成诱惑。这大概与人类的杂食性有关系。没有一种动物的食谱比人宽。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能吃的动物全让人给吃了。人活着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同类看,为了牛气,为了被众人承认(多挣钱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人类的这种贪婪心理、攀比心理使得我们无法在心理上平等地看待动物,因此也谈不上尊重了。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意思是,有高尚志向节操与道德的人,没有为苟且求活命,而拋弃操守,损害仁德;只有牺牲生命而成全正义和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