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两年后——“据说她结婚了。前些天还打着出差的旗号来过我们单位一趟。”
五年后——“她也辞职下海了,去北山见过她一回,感觉好多了,好像过去什么事都没有过一样。”
八年后——“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了,我们已经有业务上的合作。哈哈,主要是她帮了我一大忙,我都不知该怎么回报她。哎,你别瞎想,没那层关系啊,我们从来都绝对纯洁。”
但我当时就不信他什么绝对纯洁的鬼话,如今看,果然。
11
毕业前,伟东曾一度鬼迷心窍,想杀到大西北的一个煤城去工作。这倒不光是由于许菲的原因,而是那年头的煤城,尚在演绎着计划经济的最后辉煌。相比之下,老家西山便只是个贫困地区而已。于是在那段时间里,他一见我就大谈北国风光的瑰丽神奇,煤城老工业基地的远大前景,地球气候将逐渐变暖,因此人类迁徙到寒冷地带将是长期趋势,等等,看上去已完全不可救药。我说算了吧,什么气候变暖,许菲要是住在海南岛,你肯定又会说常晒太阳是健康的保障。他笑,但并不害臊,依旧强调煤城那边的采暖设施好啊,哪像咱们这边冷热不均。我说那我就更不明白了,你究竟是为了去避暑还是取暖?
直到毕业分配临近,他还在精心研究着那个老煤城的环境情况,差不多已拿定主意,誓将终身献给那儿了。
但在我印象中,几乎一夜之间,他忽然又改变了主意,不闹腾了,老老实实回了西山。这里面的重要原因,据说来自许菲的意见。许菲在信中开导他说,你反正又不能来我家这小地方工作,所以你就是来了西北,我也还是不能跟父母生活在一起,那又何苦这么两边都不靠呢?他于是立马就消停下来,中止了自己的幼稚念头。由此亦可见那年头的许菲有何等可爱。
回西山后,伟东进了一个地质研究所。那是个在我看来既专业又大众,也可说既不专业又不大众的单位,里面人员成分复杂,终日无所事事,偶尔有挣点小外快的机会,但又不可能让员工甩开膀子大捞特捞,完全具备小城的风情特色。
当时许菲还没毕业,伟东便假公济私,多次借出差之名前往她学校。而他第一次前去时的情景,构成了那所商校的经典一幕。许菲在校也当个小干部,以她的张扬个性,早使全校无人不知其恋爱传奇。当她由车站接到伟东,走进学校大门时,俩人全然不知有无数目光正从校园的各个角落投射过来。尤其那座宿舍楼上,已彻底变成一座立体看台。楼内的楼梯挺有特色,是一直旋转着往上走的,中间空出一个大圈。他们刚走到楼梯下端,便听一阵杂沓的脚步声在头顶响起,整个楼都似乎晃动了,可以用得上南斯拉夫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大地在颤抖,仿佛空气在燃烧”。伟东抬头一看,只见那螺旋上升的楼梯扶手上,密密麻麻挤满了无数女孩子的脑袋。如果再后延几年,那些脑袋们一定会发出一声共同的声音——哇!但当时没人出声,只是都饱含好奇和隐秘笑意,仿佛接受贵宾的检阅。扭头再看许菲,美死了!明星遭遇到夹道欢迎大概也不过如此。
一年后,伟东最后一次前往该校,将许菲的各种关系直接办到了西山市,到一所技校做了图书管理员。这相对于许菲的学历,就该算是挺不错的工作了。据说这种分配时直接跨省的情形,在那所商校还没有过先例,但这对伟东来说,无疑又太过于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