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淘气的味道(3)

吃的真相2 作者:云无心


几天以后(据说在加水并且保温的条件下两天就够),可以看见糯米变得蓬松,呈现乳白色,有液体产生,打开瓶盖闻闻,有甜味,还有淡淡的酒味,也就差不多了。如果希望酒味更浓,可以搅拌一下,继续放一两天,否则放进冰箱慢慢吃。我做的几次每次所用的糯米和酒曲的量都不一样,室内的温度也不完全一样,所以最后完成的时间也都不一样,不过最后都成功了。

酿酒大概是人类最早的食品加工技术之一。在人类还完全不知道淀粉、葡萄糖、酒精、微生物和酶等名词的时候,世界各地的古人们就可以造出风情万种的酒来。这不能不说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而经验在很多时候就足以解决问题。生物化学的发展只是让造酒这个事情变得简单,那些神秘的经验也可以得到梳理。

如果以酒精的产生为中心,那么原料是单糖。因此,所有能够产生单糖的东西都可以用来造酒。各种果汁中都含有相当量的单糖或者容易转化成单糖的碳水化合物,也就可以用来制造各种果酒。用葡萄得到葡萄酒,用猕猴桃得到猕猴桃酒,用苹果也能得到苹果酒。而淀粉——不管是玉米还是大米,就需要先水解成单糖,好在这种转化也不算费劲。不管是酒酿、茅台还是老白干,核心的转化过程是一样的。如果把酒酿滤去固体,得到的液体就是米酒。把米酒蒸馏纯化就得到高纯度的白酒,这几乎是穿越小说的主人公回到古代最简单的生财之道。从化学的角度说,五粮液和老白干的主要成分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些很微量的成分。不过这些微量的成分,就像爱迪生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决定了它是五粮液还是老白干。

用粮食来做酒还不算浪费,用来生产做燃料的酒精却实在是一件与人争食的事情。不过,人类不吃的那些东西,比如秸秆,也是碳水化合物,理论上完全可以转化成单糖来造酒。只是这些顽固不化的东西转化起来实在不易,结果引来了大批科学家与它们斗智斗勇,而它们有节节败退举手投降的趋势。但是如果你愿意把你的酒酿蒸馏出酒来做燃料,也可以成为一个“高尚”的“环保主义者”,高调地宣称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如果从单糖转化成酒再往后看的话,酒还可以被转化成醋酸。如果想做的是酒酿,酒曲中就不能有醋酸菌的存在;把单糖转化成酒精的酶也不能太过嚣张,需要给糖留下一些生存空间。而如果想做的是醋,就希望醋酸菌大显身手,尽量把酒精赶尽杀绝。除了酒曲,空气中也会有这些细菌的存在,这也就成了经验最有用的地方——有的人可以“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而有的人却是“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把调料留住

食品行业主要是薄利多销,所以成本的每一点降低都能为生产者带来竞争优势和大量利润。对于炸面片来说,从面片上掉下来的那部分调料其实是浪费了。

有一天,老板很高兴地说一个卖chip的公司要资助一个项目——美国人所说的chip不仅仅是炸薯片,还有很多是面粉做的,而这个项目是要研究调料被粘在面片上受哪些因素影响,目标是把更多的调料留住。

跟所有人的反应一样,我首先很好奇的就是:做这个……有什么意义吗?老板说食品行业主要是薄利多销——当然我后来明白这只是针对规范成熟的社会才成立——所以成本的每一点降低都能为生产者带来竞争优势和大量利润。对于炸面片来说,从面片上掉下来的那部分其实是浪费了,而为了让消费者吃到的面片上有足够的调料,就只能通过多加来解决。如果明白了面片如何留住调料,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改进,从而减少被浪费的那一部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