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月星辰(1)

失踪的上清寺 作者:罗渝


老君洞道观峭壁上,

罕有人知的秘洞

[二十一]

老曾突然给我使了一个眼色,说:“泉水鸡已经没有以前那样好吃了,老君洞的素斋有个跑堂的,嘿好耍,我们还是去吃斋饭吧。”这个老滑头好像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小敏也更急于到老君洞,催着潘天棒停好车,就陪他去买门票。

从车上下来,老曾拿着两个包,自己背上一个35升的小登山包,递给我一个装相机的摄影包。看着潘天棒和小敏走得够远了,他古怪地向我笑笑,问我:“你难道没有看出那首诗是藏头诗?”

整晚在我眼前飘的文字突然在我眼前有了意义,我气得差点晕倒:藏头诗是中国再普通不过的线索提供方法,昨晚一直推敲诗中的寓意,居然没有向这方面想过!

我马上把抄的诗拿出来一看,每一句诗的开头组合起来赫然是:“老君洞庙,青牛壁后”!

显然,这个图纸里的宝藏应该在老君洞庙一个青牛壁的后面。

老曾安慰我:“我昨天也想岔了方向,因为第一个地图推敲诗意就可以判断地点,没有用这种暗示。给你打完电话,我才想到,一看,嘿嘿,恁个简单。”

“老滑头,你想到了,为什么不马上打电话告诉我?”我推了老曾一下。

老曾哈哈笑起来:“我猜你肯定想得到嘛,结果没有发现你恁个笨!告诉你吧,青牛壁后那个地点我还真的知道,不过我担心有点问题。”

潘天棒的导游证没有免票成功,很没有面子地和小敏买票回来。我们向老君洞庙里走去的时候,老曾拉了我衣服一下,我们就故意落在后面。

大假马上结束,老君洞今天没有什么游人,由于早上下过一场雨,老君洞整个山坡上云雾弥漫,空气潮湿而清新,路上很幽静。

“线索中那个‘青牛壁’,是不是在供奉太上老君的神殿呢?”我悄悄问老曾。

“不是,供奉太上老君的神殿是三清殿,没有哪个墙壁雕塑着青牛。”老曾说,“靠着山顶的地方有一个悬崖很光滑,悬崖壁上雕刻着一个神秘的牛脑壳,不晓得是哪个朝代的,青牛壁就只可能是那里!那个青牛头上一米多,就有一个长方形的扁洞,扁洞上面还刻着四个字‘日月星辰’。因为周围都是树林和杂草,很挡视线,那里一般人根本注意不到。”

“那你怎么知道呢?未必你不是一般人?”我挖苦他。

“我不仅晓得,而且还进过那个洞!”老曾得意地讲。

我瞪着老曾,像看一个外星来客,直到他慢慢地把事情讲清楚。

三十多年前,老曾还是一个二十多的小伙子。那是文革时间,由于停工闹革命,工作很清闲,他就常到这里找安道人闲聊。几个年龄相近的朋友,也经常和他一起来这里爬山。

1973年秋天,树叶落了不少,林子里能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偶然在三清殿的院子里,拿望远镜发现了刻在悬崖上的青牛头像,再仔细看,发现了青牛头上居然有个洞!

几个小伙子闲来无事就打赌:谁敢进那个洞里,其他人就请他去旁边的上新街吃一碗小面。

他们通过侧面的山坡,来到悬崖的顶上。伸头一看,大家都怕了。只有老曾胆大,拉着树枝一步步下去,进到了扁洞里。

“虽然当时已经进去了,但我担心树林中的洞有蛇,所以才走进去几步就回来了,没有看到里面有什么东西。”老曾说:“后来我去外地读书和工作,再也没有去过那个洞,没有想到这次又有机会来。”

素斋餐厅在山下三清殿的旁边,青牛的石壁却在山上。我问老曾:“要不然,我们先去看看洞?等他们两个去点菜。”

老曾摇摇头:“不用急,我有一个担心,最好吃斋饭的时候问一下旁边的道士。”

我问他担心什么,老曾说:“老君洞九十年代来了一个周至清道长,努力恢复老君洞。他得到宗教局和统战部的帮助,从房管局和银行把庙产要了回来,然后对老君洞进行了扩建,新修了不少庙宇。山坡那边,还挖出了远古文化遗迹。青牛壁下面现在建了一个慈航殿,不晓得那个洞受到影响没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