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零售业会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乐土呢?至少其中的一个解释是稀缺性。在基本零售模式下,零售商很难对他们所销售产品的特点和性能进行革新。环境的限制也使得创造性能够在最需要它的地方发挥作用,从而创造出强劲的发展浪潮。
同样,为什么企业家如此热衷于快速重复他们的战略呢?仅仅是因为他们比大公司里的员工更加灵活、机动吗?不是。这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如果他们不迅速地改弦更张,他们的资金很快就会被消耗殆尽。艰难时世所施加的种种束缚也能推动企业实施更为严格的限制条件,从而有利于激发其创造性。
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曾经历过网络泡沫的顶峰时期和泡沫破灭后的低潮期。他认为,条件的限制反而有利于推动创新。贝索斯曾说过:“许多发明创造并一定非得要花费巨资,这只是你在创造时不得不面对的一项限制条件。如果你感觉自己像被困在一个盒子里,那么走出这个盒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创造走出盒子的方法。二选一的思维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束缚,有时人们会说不是A就是B,但你必须创造出一个C选项。”
风险资本的融资进程可能会很慢,但这也许仍不是一件坏事。随着风险资本在过去10年的发展,许多风险投资家已经偏离了向小型创业公司提供创业资本的初衷。相反,他们竞相为已被证明处在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实际并不需要这些资金的企业提供融资;或者跟风操作,一窝蜂地涌向试图打入已经饱和市场的公司。
举借风险资本来大举实施一个存在缺陷的理念,并不会使它成为一个完美的理念。为某项战略投资了数千万美元的企业,一旦不可避免地发现该项战略虽然看上去很美却在进入市场后的实际操作中举步维艰,那么就将很难再改弦易辙。博思艾伦咨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的研究表明,企业的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并不存在什么联系。
现在应该是创新者直面银根紧缩状况的最佳时期。自上一次,也就是2001年经济出现衰退以来,创新领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新可以以更快速、更集约的方式进行。诸如预测市场、协同软件、设计工具、虚拟焦点小组和低成本专家市场等工具都能够大大加快创新进程。Facebook只用了5年的时间便从学校宿舍走向了拥有数百万会员的社区。2007年初,创业大师盖伊·川崎(Guy Kwasaki)花费1.5万美元创建了一家公司。2008年底,青年“博主/创业家”杰西卡·马(Jessica Mah)花费500美元推出了实习生就业公告板。川崎的企业尚未取得重大突破,而马的就业公告板(在本书的创作阶段)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但这并不本书的重点,重点在于企业家和企业创新者总能找到更省钱的方法来将某个理念变成现实。
本书将会不断重复的一个观点就是,动荡时期的创新兵法实际是适用于所有经济环境的创新指南,艰难的经济状况将迫使创新者采取他们早就该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