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一次大战结束后不久,斯坦福大学年轻的心理学教授刘易斯·特曼(Lewis Terman)遇到了一个名叫亨利·考埃尔(Henry Cowell)的非同寻常的男孩。考埃尔在混杂的贫民区长大,由于和同年龄的孩子相处经常弄出事端,考埃尔7岁之后一直没有接受学校正规教育。他长期在斯坦福学校附近的一所单课室学校当看门人。但是,在这段日子里,考埃尔常常离开工作岗位,偷偷地在学校钢琴上演奏。他演奏得非常棒。
而测试智商是特曼的专长:50年后,世界上有数百万人进行的标准IQ测试――斯坦福-比奈(Stanford-Binet)测试――就是他发明的,因此,特曼决定测试一下考埃尔的智商。特曼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个孩子肯定是聪明的,但考埃尔不仅聪明,还可以说是天才:他的IQ达到了140,这是接近天才的水准。特曼被自己的发现弄得神魂颠倒。他想,世界上还有多少这样的“真金实银”没有被发现呢?
他开始搜寻其他天才。他发现了一个才17个月大就认识字母表的女孩子,另一个女孩4岁就开始读狄更斯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他发现了一个被法学院扫地出门的年轻人,因为法学院的教授认为,无论如何,一个人是不可能凭借记忆脱口说出法律意见书上冗长的条文的,除非是弄虚作假。
从1921年开始,特曼把研究天才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在联邦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特曼组织了一个团队到加利福尼亚的小学进行研究。学校的老师首先从班级挑选出最聪明的一些学生,然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试,测试成绩排在前面10%的学生进入下一轮的智力测试,下一轮测试成绩达到130以上的学生接着进行第三轮测试,最后,特曼根据最终测试的结果挑选出最聪明最厉害的学生。当所有测试结束时,特曼已经得到了250 000名中小学学生的测试结果,其中有1 470名学生的智商在140至200之间。这些年轻的天才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样本,这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学研究之一,他们也因为成为“特曼人” (termites)而被人们牢记。
从这以后,特曼的整个生活都像母鸡护着小鸡一样在关注着这些天才:跟踪他们,测试他们的智商,评估和统计测试结果,记录他们受教育的经历、婚姻、病例、心理健康表、每一次的提拔或者跳槽,这些都要忠实地记录下来。特曼还为他们书写求职推荐信和研究生入学申请的推荐信。他也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和咨询,所有这些都记录在他书写的《天才基因的研究》(Genetic Studies of Genius)这本厚厚的红皮书中。
“对个体而言,没有什么比他的智商更重要,或许只有他的道德除外。”特曼曾这样说过,对那些高智商的人,特曼相信他们“能成为领袖,能够促进科学、艺术、政体、教育和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发展,他们的成就值得我们期待。”随着研究的样本逐渐长大,特曼也及时更新他们的进展,记录他们杰出的成就。“这几乎不大可能,”特曼飘飘然地写道,他开始关注进入中学的样本,“如果报纸上报道的比赛或者活动,只要有加利福尼亚的那些男孩或者女孩参加,在获奖者的名单中,就不可能找不到一个或者才几个我那些天才们的名字。”他从这些样本中找到一些特别具有艺术天赋的天才书写的文学作品,让文学评论家对这些作品与以往著名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结果这些文学评论家没发现多大的区别。所有的证据都表明,特曼说,这是一个能够成就“英雄业绩”的群体。特曼相信他的“特曼人”是专为未来美国的精英群体量身打造的。
现在,特曼的许多观点依旧左右着我们对成功的判断。学校存在很多专为“天才”设计的科目,名牌大学经常要求考生进行智力测试(就像美国大学本科标准入学考试一样)。出于同样的观念,Google或者微软这样的高端技术公司也会对应聘者的认知能力认真地进行测试:他们深信IQ值较高的人具有更大的潜力。(著名的例子是微软,他们要求应聘者回答一系列的问题,从而确定其是否聪明,该类问题包括这样的杰作:“为什么检修孔的盖子都是圆的?”如果您的回答不准确,那您就不够聪明,您无法胜任微软的工作1。)
假如我具有某种魔力,能让您的IQ提升30个点,那么您一定会不胜感激――是吧?可以预见,这能帮助您在社会上走得更远。我们一听到一个像克里斯·兰根这样的人,我们的本能反应就会像差不多一个世纪以前的特曼遇见亨利·考埃尔的本能反应一样。他们让我们敬畏,这些天才拥有睿智的头脑,我们不敢相信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能比拥有睿智的头脑更好的了。
但事实果真如此?
迄今为止,我们在《卓尔不群》一书中看到的成就非凡业绩的,更多的是机遇,而不是个人的天赋。在这一章,我希望从那些更为纯粹、经过精挑细选的非凡之人――那些天才们的角度,深入地剖析其中的原因。多年以来,一旦我们希望了解高智商的意义时,常常受着特曼这些人的观念的影响。但是,正如我们即将看到的,特曼犯了一个错误。事实证明他对那些“特曼人”的想法是错误的,假如他遇到了年轻的克里斯?兰根――一个能在工作期间阅读《数学原理》的16岁少年――出于同样的原因,他也会犯同样的错误。特曼不了解那些出类拔萃的人,其成功的真正秘诀在哪里,直到现在,我们还在犯这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