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庭空间(6)

迷失 作者:无科林·埃拉德


舒适的演进

就理解哪些种类的房屋空间安排能够吸引人而言,我们开始取得了一些进展。同样让人感兴趣的是,人们为什么会在情感上受到特定地点的吸引呢?对于这种问题的回答,大多是围绕着人们对自然地点的喜爱而展开的,我们将在本书第11章对此更多地进行介绍。我们的思维过程会指引着我们去选择自然界中的某些布局,不过,当我们处于建筑物内部时,或许是同样的思维过程在影响着我们的选择。

我们会特别偏爱自然界中某些类别的视觉景象。地理学家杰伊?阿普尔顿就曾试图在这种偏爱与我们的进化历史之间建立起联系。我们对某类景观的美学偏好,是否基于生物学上的原因呢?我们喜欢观看某类形状的空间,是否因为在进化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那些在非洲大草原上挣扎求生的裸猿发现,如果让自己置身于空间中能够看到这些景象的位置,就会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呢?或许,我们所喜欢的位置,既是能够遮掩他人视线的隐蔽处,同时又是能够让自己看到广阔空间的?望台。

关于隐蔽处与?望台的这种简单归纳,虽然不能解释所有与可显区域大小、形状和复杂性相关的偏好,但是完全可以解释其中的一些重要因素。从实用的层面上看,或许可以认为,我对大房间中的扶手椅的偏好,是由于我希望能照顾忙碌热闹的家,能知道有谁走进或走出了自己家的侧门。不过这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家中没有人的时候,或者在孩子早已熟睡之后,我坐在这把椅子上仍会感到悠然自得。人们往往都喜欢从隐蔽的位置观察远景,具体到我个人而言,就是喜欢待在房间的角落。阿普尔顿认为,这种偏好或许早已写入了人类祖先的DNA,那时的人们每天最关心的是,最近的剑齿虎潜伏在什么地方,而不是最近的星巴克咖啡厅在哪里。

以房屋设计的演进为主题的《关于房屋的思考》(House Thinking)一书充满了独到的见解。作者温妮弗雷德?加拉格尔认为,一些成功的建筑师对隐蔽处与?望台的力量具有出自直觉的强烈敏感。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就是个例子,他喜欢把房屋角落的天花板修得很低,尤其是在靠近壁炉的舒适地点,从那里可以向外看到房子其他位置的全景。就原始的生存法则而言,火堆附近的躲避地点肯定是典型的避难所。《图案语言》(A Pattern Language)这本书则是关于城市、城镇、街区与房屋设计的百科全书,作者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在书中建议把不同的天花板高度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原则,尤其是在安静的休息地点,例如设计为摆放床榻的卧室角落。房屋效果展示者会凭着直觉判断,究竟是什么在吸引消费者购买房子。同样,对于空间之美如何决定住所是否舒适并且达到建筑目的,优秀的设计者和建筑师也是非常敏感的。阿普尔顿等理论家则用科学原理解释了那些已被长久的经验证明为有效的建筑设计原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