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要跟陌生人说话吗?(18)

本能II 作者:(美)迈克尔·卡普兰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需要了解对方的繁复:相信他跟我们圣诞节日名单中的150人一样独特而真实。四通八达的通讯技术此时可以派上用场,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跟不同环境下长大的个体交流。例如,2000年11月的一天,特拉维夫的纳塔莉亚.维森特尔(Natalia Wieseltier)女士打错了电话:她本来是想给一位本地朋友打电话,却打到一位住在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家里,主人吉哈德(Jihad)接了电话。纳塔莉亚并没有挂电话,而是问起他的近况:

他说,最近很糟糕,他的妻子怀孕了,他们小镇正处于戒严状态。我们聊了大约20分钟,没有彼此道歉,我也没去安慰他,我们就是在谈话。聊天快结束的时候,他说,他很惊讶犹太人可以这样说话。他本以为,我们犹太人希望巴勒斯坦人全部死光光。

好在有来电显示,吉哈德第二天找到了纳塔莉亚的电话号码,回打给她,告诉她上次的聊天真正地改变了他的想法。随后他的弟弟给纳塔莉亚打电话,再随后是吉哈德的朋友们也打电话过去。“我开始相信,如果连我们都能够那样谈论日常生活,那么大家都会惊讶地发现两个人的共同语言会有很多很多。”基于这个想法,纳塔莉亚成立了“你好,和平”匿名受付电话服务,旨在为不同的个体创造交流的机会,使他们跨越怀疑的界限。到现在,该电话交换台记录了100多万次的对话―那他们都在聊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很重要吗?

网络的匿名性使我们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的见面更加吐露真言。我们可以通过Facebook告诉全世界那些不愿意告诉外婆的故事。这对于现实生活来说也许是好事:一旦我们不再去和凤毛麟角的几个人分享我们的拙劣本能,一旦我们厌倦了彼此的责骂,我们就会利用网络这个机会去了解他人―因为在互联网上,没有人能闻到你的体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