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混沌中理出头绪(1)

身边的心理学 作者:(美)亚当·喀什


本章提要

要有科学的态度

进行假设

开展研究

好像我一直都在寻找真理。上大学的时候,我经常会光顾校园附近的一个小书店,里面的书籍有宗教方面的,有哲学方面的,还有大众心理学方面的。至少一周一次,我会仔细地查阅架子上我认为有意思的书。书是按照主题分类的:形而上学、东方哲学、西方哲学、佛教、道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新世纪、通灵?等。每一类书我都翻阅过。我在寻找某种答案,某种绝对的真理。

?传说中一种游离躯壳与活人进行的交流,如催眠状态时通过声音进行交流。――译者注

有一天,我意识到,虽然书店中每一类书我都抽样阅读过,但是我仍然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这些书里都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只是机械地接受这些观点,我怎么能够找到真理的答案呢?很多书只是提出了一些主张,有合乎逻辑的观点,也有故事,但都缺乏证据。我只能简单地认为这些观点都是正确的。但是它们怎么可能都正确呢?不同的作者看法相悖,甚至还互相批评。究竟谁是正确的呢?很多人希望找到证据来支持某种观点,我猜我只是其中一个。如果说我已经从心理学中找到了所有答案,那肯定是吹牛,但是我很自信地说,我发现了一个领域,它正在努力寻求证据来支持它所宣称的真理,这个证据就是经验主义。经验主义方法是利用观察和实验验证真理的一种方法。作为一门对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心理学也使用经验主义方法,它依靠科学研究来证实它提出的观点。我们如何判断心理学家对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观点是对是错,是真是假?比如,为什么值得花钱请一位心理学家来治疗抑郁、恐怖症这样的疾病?她凭什么就是专家?专家和专业人士应该在他们各自所研究的领域具备专业知识,持有正确的观点,他们了解、调查问题的方式体现出他们的权威性。知识和真理这两个词有时候很微妙。在学习心理学时,理解心理学家如何获得知识是重要的第一步。本章我们来探索心理学家获得知识的方式,比如通过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以及他们如何尝试通过验证他们的观点证明他们在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方面的专业性。

第2章混沌中理出头绪第一部分解读行为

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她离开你是因为你的情绪捉摸不定。”“不要憋在心里,说出来。”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这些问题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我们怎么能知道不倾诉就会导致情感压抑的真正原因?我可能会认为,不表达情感也没关系,这些情感自然就消失了。到底谁是正确的?你可能会觉得这无关紧要,但是这些心理学家宣称,在这些问题上,他们是专家。凭什么他们称自己是专家?以下三种获取知识的方式使心理学家能够保持他们的专业性:

权威性:这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方式,通常会用在治疗情境中或者教育和培训过程中。患者和学生没时间出去证实自己听到的内容的正确性。从这一点来说,对方说什么,他们就得听什么。

合理化/逻辑:这种方法用来提出理论或者假设。如果事情本身没有逻辑,那即使研究者用科学方法调查,这些事情还是没有什么意义。

科学方法:在获取信息、调查行为和心理过程时,这是大家偏爱使用的一种方法。心理学家运用科学方法时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技巧。

我要说明一点:并不是说心理学家做的、说的、想的每一件事都基于科学的研究结果。许多观点是靠他们知名度所带来的权威性得出的。还有一些知识建立在临床经验之上,没有经过任何系统的调查。许多信息纯粹是理论的,但是在逻辑上能够说得通。大部分的心理学家在探索真理时喜欢使用科学的方法,因为大家认为这种方法可以公平、公正地反映现实。当我在进行研究时,别人也期望我能够清楚地说明我的每一步操作和每一步的目标。这样,当其他人想证明我的错误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一步步地重复我的步骤,看看是否能得出同样的结果。如果知识只是建立在权威的基础之上,我就永远也不能肯定我接收到的信息是公正可信的。有了科学的方法,理论就可以得到校验。如果一个理论与经过科学研究后的结论相悖,那它就是不准确的。是新的理论登场的时候了!那就是:科学家永远不能修改他们的实验数据来适应最初的理论――因为那是欺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